2018年1月1日起,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正式擴大實施限塑政策,管制對象由7大類擴大為14類,新增藥局、醫療器材行、3C、書局、洗衣店、飲料店、麵包店等場所,約8萬家,不得再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這項限塑新措施上路,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改變,zero zero訪問現任環保署長李應元,請他談談政府面對減塑、減廢議題的推動期待。
擴大實施減塑,每年再減少15億個塑膠袋使用
「雖然這個政策看似對日常生活有些不便,但是根據民調有7成8的民眾都支持通路商家不供應塑膠袋。」李應元署長表示,這顯示民眾普遍瞭解塑膠袋對環境可能造成負擔。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1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塑膠廢棄物被倒入海洋,以這樣的狀況發展,估計到了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製品將會跟魚類一樣多,「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警訊,這些一次性塑膠製品在海洋已經成為一大鍋塑膠濃湯,現在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減少使用,減緩對環境的傷害。」
因為免洗餐具、塑膠袋等塑膠製品取得容易且便利,廢棄問題已造成海洋及土地嚴重汙染。「我們在新聞、社群等媒體看到鯨魚、鳥類的肚子裝滿塑膠袋,海龜的鼻孔裡插了吸管,魚類的身體被塑膠膜纏住,這些不勝枚舉的例子勢必讓我們得有所省思與行動。」李應元署長說明,擴大限制購物用塑膠袋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增藥局、醫療器材行、3C、書局、洗衣店、飲料店、麵包店等場所,約8萬家,不得再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環保署估計,台灣每年使用約200億個塑膠袋,自2002年推動限塑政策以來,每年減少約20億個塑膠袋使用量,2萬家受管制對象的減量效果達58%,2018年擴大施行後,管制對象達10萬家,估計每年可再減少15億個塑膠袋。
李應元署長說,他經常將地球資源有限的概念,用一艘船來比喻,「地球就很像一艘船,要在航道上航行勢必有生產與消耗,且完全取自於船上;然而地球不可能靠岸,因此所有人都應該在這艘船上學習珍惜資源的利用。」減用一次性產品,從源頭減塑、限塑,是國人應該培養成自然的習慣,也是綠色永續的最佳方式。
以零售通路而言,大潤發率先宣布在2017年7月1日起停售購物用塑膠袋。家樂福與愛買則推出「押金環保袋」,民眾可在合作賣場的服務台,先支付49元借用押金購物袋,1個月內再到任一家分店歸還,即可退回押金。
吃喝俱足的夜市可說是消耗塑膠袋與一次性餐具的主要戰場,樂華夜市推出自備餐具或購物袋就給折扣的優惠;士林與寧夏夜市則全面汰換美耐皿餐具,改採不鏽鋼或瓷器餐具,停用一次性的免費餐具。
走進傳統市場,人手一袋生鮮食材,若沒有事先準備袋子與容器,想必也是一趟滿載而歸的塑膠袋蒐集之旅。台南市政府環保局協調全市19處傳統市場攤商,推動不主動提供塑膠袋運動,已獲得550家攤商響應,部份攤商更主動給予自備購物袋的折扣優惠。
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回收新生活運動。做個驕傲回收人
跟著回收公仔動此動!
→ 年終大掃除,幫舊物找到新用途
→ 舊換新自己來!無料改造居家環境
→ 隨手小動作,清楚分類好回收
→ 好習慣成自然,換來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