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媽媽的逆襲│禍延子孫的塑膠之亂

「寶貝,東西用完不只要收好,還要收到對的地方。」

13,589

地方媽媽的逆襲: 「寶貝,東西用完不只要收好,還要收到對的地方。」

攝影師:ChrisJin
失控的塑膠災難

一個清新的早晨,你來到熟悉的早餐店,還沒點餐老闆即搶先你一步說出「蘿蔔糕加荷包蛋,冰奶半糖。」迅速結帳後,你拿到了一袋熱騰騰的早餐,塑膠袋內裝有紙餐盒、免洗筷跟一杯飲料。接著,中午時分,你走到公司附近的麵攤,外帶了一碗陽春麵,老闆怕麵條過爛,還貼心地將你的麵和湯分離,於是你又拿到了一個外裝塑膠袋跟分裝食物的兩個透明塑膠袋,當然還有一組免洗餐具。下午茶時間來杯飲料,晚餐繼續外帶……。先不論你的外食飲食習慣帶給健康的影響,短短10小時內,你可能已經使用了五、六個塑膠袋。數字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是如果同樣的習慣維持一年,同時有數萬人都這麼做呢?

根據台灣環保署數據顯示,2015年台灣人的垃圾中塑膠類占了15%,被塑膠製品包圍的日常,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是如果我們認真檢視每個俯拾即是的塑膠製品,想想他的來歷,會發現那是一個多麼荒謬而驚悚的故事。為了製造塑膠製品,人們必須費盡心力,將需要經上百萬年累積才能形成的石油從土壤中即取出來,送到工廠製作成我們可能只用過一兩次即丟棄的塑膠製品。最後,再將這些廢棄的垃圾埋進土壤裡,或是焚化處理。

塑膠製作的原料石油,存量有限,且石油開採本身對環境便會造成傷害。廢棄的塑膠製品如果選擇焚燒處理,會造成空氣污染,若採掩埋處理,需要龐大的空間,塑膠分解不易,至少需上百年的時間,也會造成土壤的污染。因此,減少塑膠使用與回收勢在必行。

面對失控的塑膠濫用,目前我們能最輕鬆做到的就是回收。回收的教育要從小落實,正確辨識可回收資源與一般垃圾,瞭解每樣物品丟棄後,究竟是否還有可再利用的價值,以及做好正確的分類。但困難的在於許多大人其實本身回收的知識與觀念就不夠正確,在教育時更難落實身體力行這個環節。棄用的物品,要丟到對的地方去,是最基本的一件事,但卻還是有很多人做不到。

塑膠製品回收停看聽

DO ITplastic icon

  • 認識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目前可回收的塑膠製品,依法規規範,會標上「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這套辨識系統是引用自美國塑膠工業協會的版本,也是目前世界通用的辨識碼。辨識碼的外型為三個順時鐘的箭頭所構成的三角形,三角形中會標示出1~7號的號碼,意味著所使用的塑膠材質。其中1號的PET(即寶特瓶)回收狀況最優異,近年來有高達95%的高回收率,每年約可回收9~10萬公噸,這些被回收的寶特瓶,經過特殊程序處理後(通常會經過脫標、粉碎、浮選等程序),再製成塑膠粒子再次使用。每回收寶特瓶3,700個(2公升裝),約可為全球省下160公升石油,回收寶特瓶可製成購物袋、衣服、假髮、毛毯等物品。
  • 寶特瓶清洗、壓扁再來:盛裝飲料的寶特瓶請務必確認內容物已清空,脫去瓶身上的塑膠封套,用乾淨的水清洗後晾乾,最後再壓扁減容。不僅可以讓你居家收納空間清爽整潔,也讓後端處理廠減少了許多麻煩。

DON’T DO IT

  • 塑膠袋、吸管、寶特瓶塑膠封套、塑膠包裝紙等等都是不可回收的東西,請勿混雜在回收物中。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