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早交通工具巡禮,重溫台味牛車、人力三輪車!

4,220

說到台味交通工具,你會想到哪一種?從早期農業社會的牛車、到日治時期興起的人力車、民國政府來台初期常見的三輪車,傳統交通工具的演進不只反映技術的進步,更見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層面的逐步變遷。

若從環保的角度,在資源開發還不那麼興盛之時,這些以動物、人力為主要動力的交通工具,也顯得節能減碳許多;雖然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曾經是運輸主流的牛車、人力車、三輪車,已經漸漸退隱成歷史記憶,近年卻也轉化為一種復古情懷,成為某些地方景點的觀光特色。

台味農用牛車

台灣牛可視為台灣開發史的一種指標。除了是早期農耕不可或缺的勞動力,農家養牛的普及數也和田園開墾面積成正比。清代台灣輿圖上,除了以房舍代表村落之外,也畫上牛隻標記,表示該地已是開發的地域。恆春縣誌「過客欲行行不得,村南村北盡牛車」,即詮釋了台灣特殊的農村景象。

從文化角度而論,牛隻與農民培養出密切的生活關係與情感,因此人們常以牛隻做比喻,許多台語諺語即呈現了農村生活的價值觀,例如「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慢牛食濁水」等。到了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也以水牛作為代表台灣的圖像,進獻日本皇室。當時的台灣劇團到日本表演宣傳,更以牧童騎牛作為宣傳照,呈現劇團來自台灣的意象。

體驗牛車,到彰化芳苑!
隨著工商社會漸漸取代農業社會,傳統牛車也被現代化機具取代,僅有少數農家仍飼養牛隻來幫忙農務,或順勢結合觀光,讓現代人得以體驗早期的農村風情。在彰化芳苑,就有體驗「海牛耕蚵田」的行程,民眾可以坐在海牛車上進入潮間帶,在蚵田間採收碩大飽滿的青蚵;活動間也會進行生態導覽,讓民眾對農耕動物及生態保護有更深的認識。

台味載客用 人力車、三輪車

根據台灣文史工作者 張哲生先生的文獻資料,台灣最早的人力車只有兩個大輪子,輪子之間有座位,座位上頭有帳篷可遮陽避雨,座位兩側各有一長桿突出於座位前方,供車伕用雙手抓握拉行。這種人力車是在清領時期由日本傳入臺灣,到了日治時期則成為常見的交通工具。二戰結束後,結合了腳踏車與人力車的機械式三輪車,漸漸取代了拉行式的兩輪人力車,這種人力三輪車在臺灣可說是計程車的前身。

若將牛車定義為「農用」,人力車與三輪車則可以定義為「載客用」,靠著人力拖拉或踩踏,一步一腳印地載送旅客,完成短程或長途的移動需求。而在廣鋪道路、以及機械車輛逐漸普及的背景下,社會型態與都市發展也隨之變遷,1968年台北市政府頒布法令,禁止行駛三輪車,三輪車伕則輔導轉業為計程車司機。曾經是街道尋常風景的的三輪車,逐漸消失並走入人們的記憶之中。

體驗三輪車,到高雄旗津!
民眾若想重溫傳統的三輪車代步,到高雄旗津仍能體驗。早期旗津因道路狹窄與巷道多,車輛不易進出,三輪車便成為當地的主要交通工具。隨著時代進步,汽機車逐漸取代三輪車,1980年代政府重新輔導旗津三輪車產業,轉型成為全台少見的觀光式三輪車,成為當地特色。旗津的三輪車可以隨叫隨停,遊走在渡輪站、熱鬧攤販與海岸線之間,是體驗海港風情最道地的方式。

不論台灣車輛史的型態如何更迭,不同時代的台灣囡仔都為移動的風景深深著迷。想重溫兒時記憶、或是未曾體驗過古早味交通工具的朋友,有機會不妨深入純樸的漁村海港,為人生的沿途風景,寫下新的一頁。

 

引用資料:
台灣牛圖像
張哲生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