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貝亞‧強森
因為考慮到孩子們的將來,開始重新思考生活方式,並實行節約。我們這一代的思想與作為,將會深深影響子子孫孫的生存,所以也該是我們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教導我們的孩子關心環境以及保護地球資源;教導他們如何簡單生活,並在充滿親身體驗而非物質享受的日子中成長。越早開始訓練他們越好,因為年幼的純潔心靈能像海綿一樣吸收外界給予的事物,但是教育永遠不嫌遲,無論年齡大小,都不要小看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我不是親職教育專家,無法對你要怎麼教育小孩下指導棋。然而採行零廢棄不只影響了我們的家庭生活,也影響教養孩子的方式,我將累積的經驗在這裡分享。
很多家長會說因為孩子實在太依賴包裝食品,所以很難採行零廢棄生活,我倒認為他們只是不想改變自己的習慣,才把孩子當作藉口。「你家小孩是怎麼戒掉Oreo餅乾的?」有位猶豫的媽媽曾這麼問我。在轉換時期不要太執著哪些食物不能吃(包裝的、加工的),而是將重點放在加入散裝以及新鮮的食物。孩子天性單純,無論食物上貼的是什麼標籤,只要能滿足一定的需求就覺得快樂,而大人才是賦予品牌重要性,造成孩子產生分別心的罪魁禍首。只要給孩子機會並加以鼓勵, 散裝穀片或自製餅乾也能像加工食品一樣滿足他們。同樣的道理,你的目標不是不讓孩子玩玩具,而是讓他們學習把不喜歡的清理掉,因為這樣更容易找到喜歡的。
「簡化不僅僅是把東西清走而已,重點在於騰出空間,打從你的生活裡、思想中以及心底創造出空間。」《簡單父母經》的作者金.約翰.培恩在書裡這麼寫道。
我家的零廢棄之路過程漸進平緩,孩子一開始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的差異。我們與普通家庭最大的不同在於,把零廢棄當成生活原則,遇到問題大家會一起解決。雖然孩子們可能會進入叛逆期,或者長大離家就忘了零廢棄生活,但是我有信心這些環保觀念會深植在他們心中。
以下是在轉換生活模式時,可以讓孩子比較好過的方法,我們至今都還在使用:
- 建立一套常規與慣例:這能夠讓家庭井然有序,也能讓孩子培育出健康的歸屬感和信任感。
- 鼓勵團體活動,也鼓勵說不:讓孩子學會社會化非常重要沒錯,但是太多的社交活動也會剝奪家庭時光。請學著向各種邀請和不在計畫內的行程說不,試著在社交活動與家庭聚會之間尋求平衡。舉例來說,晚餐時間就是互相關心與分享想法的時刻,而勞作則能增進彼此的感情。
- 把電視關掉,限制數位媒體的接觸:兩者都會讓孩子變成螢幕前叫也叫不動的殭屍。你可以從源頭去除或是限制接觸的時間,改讓他們閱讀、觀賞無廣告的電影、無拘無束地玩耍和開發創造力;這也可以提升家庭時光的品質。關掉電子產品也避免廣告的負面影響,孩子才不會想要那些自己沒有的,又對擁有的感到不滿足。
- 提升環保意識:你家附近的圖書館就是一座寶庫。借閱具有環境教育意義的電影與書籍當作教材,帶孩子了解環保議題和如何愛護地球。記得指出改變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再微不足道的努力,都能為環境帶來正面影響。
- 與大自然相處:鼓勵戶外活動,讓小孩學習欣賞與保護大自然,一旦能與環境建立連結,他們就更理解環保教育和零廢棄生活的意義。爬山、露營、地理藏寶38、野營技能、划獨木舟、騎腳踏車、在湖泊和溪流裡游泳等,都是讓他們享受大自然並學習基礎野外求生的好方式。野外採食和種菜也能拉近人與土地間的關係。
- 一起買菜:雖然買菜時沒有孩子在身邊會輕鬆很多,但是可以藉機帶他們認識季節性的農產品,教授生態友善的購物方法(例如:買在地農產品時,看一下原產地),並讓他們在散裝區挑選喜歡的食物。
- 給他們機會參與:盡可能讓孩子參與越多的家庭生活越好。如果年齡和地點許可,可以派他們帶罐子去店裡裝冰淇淋、一起去做志工和參加環保活動,也可以參與家裡的煮飯和清潔工作。這些經歷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並帶來難忘的實際體驗。
- 送他們能提升經驗值的禮物:送孩子可以動手做的禮物。
- 鼓勵獨立:不要只動嘴說,也要實際引導。出了家門,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但不要期望他們會在社交場合遵行零廢棄原則,因為同儕壓力還是很可怕的。要教導孩子學習自律,當個直升機父母對你們雙方都沒有好處,最好找到平衡, 讓孩子照自己的步調成長。
- 玩遊戲!要傳達一個觀念,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玩,因為這時孩子的接受度最高。桌遊或是運動都是非常棒的選擇,不過順其自然地玩也很重要,過與不及都不好。保持心情輕鬆、好好地玩!
作者介紹
貝亞‧強森
貝亞‧強森透過親自實行零廢棄,試圖打破一般人對環保生活的成見,除了將經驗寫成本書,住家也定期對外開放,向民眾宣導零廢棄生活的理念。她接受過美國NBC、CBS、CNN、BBC等新聞節目專訪,也曾登上《時人》(People)、《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等眾多平面媒體,更被紐約時報稱為「零廢棄生活教母」。她曾受邀前往世界各地進行演講,其中包括Google、TEDXTalk等知名機構。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我家沒垃圾:一個加州媽媽的零廢棄生活革命,重新找回更健康、富足、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