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 防疫大作戰!環保飼料養豬「食」在安心
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延燒,中國、越南等鄰近台灣的國家一一淪陷,嚴重衝擊亞洲畜牧養殖業,台灣在政府強力防疫下,目前雖未見疫情,但已令相關業者戒慎恐懼。廚餘作為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之一,也讓長年仰賴剩食養豬的部分畜牧業者飽受衝擊。在非洲豬瘟防疫零死角與剩食循環經濟的抉擇中,是否擁有兩全其美的選項?
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延燒,中國、越南等鄰近台灣的國家一一淪陷,嚴重衝擊亞洲畜牧養殖業,台灣在政府強力防疫下,目前雖未見疫情,但已令相關業者戒慎恐懼。廚餘作為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之一,也讓長年仰賴剩食養豬的部分畜牧業者飽受衝擊。在非洲豬瘟防疫零死角與剩食循環經濟的抉擇中,是否擁有兩全其美的選項?
我大學念的是電機,畢業後曾在科技業工作一段時間,做的是業務。雖然這份工作不乏與人互動——是我喜歡也擅長的;但比起工作性質,我更在意的是工作的前景。當時就常在想,有沒有一種產業是能夠永續經營的?那時候還沒出現「循環經濟」這種詞彙,但我已經試著在找。後來接觸到親戚經營的回收場,發現這個產業其實很符合永續的概念,因為只要有人,就會有垃圾一直產出;而做好回收、讓資源往對的方向去,就能盡到循環再生。
又到了清明時節,民眾大多趁著假期,來到郊外墓區整理祖墳,向先人至上緬懷敬意。然而,墓區通常位處偏遠,垃圾桶、資源回收桶等設施往往並非齊全,便常發生將供品垃圾遺留在林野中的情形,無意間製造了髒亂,也讓慎終追遠的美意徒留一絲遺憾。其實,掃墓也有盡可能「零廢棄」的做法;以下將從掃墓的環節中,挑出兩個步驟給予更環保的替代建議,今年清明可以嘗試來個減廢又不失心意的祭祖方式!
全球運動風氣熾熱,男女老少投入各項休閒運動,已成一種健康時尚潮流。你是不是也曾為了更好的機能、更好看的設計而購買與替換運動用品?當消費已成生活日常,若持續維持「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脈絡,長期累積下來的垃圾與資源浪費,將對地球造成嚴重負擔。因此,如何走向「資源可持續回復,循環再生」的循環經濟模式,也考驗著企業面對環境友善議題的決心與毅力。
zero zero 即將有新據點!眾人期盼的「新型態回收店」,將在 2019/3/13、於新北板橋的埤墘里正式開張。開幕期間 03/13(三)~04/03(三) 只要來店回收,即可享有「雙重好禮」,邀請您一同來回收逗鬧熱!
我和我先生一直是一起工作,從以前在幼兒園當體適能老師,到現在一同經營回收站,每天相處的時間滿長的。朋友有時問我,這樣會不會覺得膩?其實不會,他就像個「大小孩」,腦中總有源源不絕的新鮮想法;尤其在回收站工作,要接待形形色色的客戶,自然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話題。
每逢春節假期結束,總感嘆著年假太短,回憶太長;還來不及收拾心情,便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其實,年後不只要收心、也要收拾環境;清出乾淨的空間重拾元氣,也能從整理的過程中沈澱思緒,藉此決定新的人生目標。以下整理出幾項年節期間,總常在餐桌上被討論的話題物品,值得您在年後檢視去留;現在就一起逐條省視、鼓起斷捨離的勇氣吧!
你也許聽過循環經濟,但你知道什麼是「循環建築」嗎?台灣第一間循環建築「花博荷蘭館」在台中初登場,這間號稱所有建材都能回收再利用的建築,是荷蘭官方與台灣三十幾個團隊合作的成果,所有設計都顛覆了傳統建築的作法——原來,建築也能零廢棄!
走進賣場促銷特賣區,架面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可能已經第一時間捕獲你的目光,可是你正視過商品下的銷售展架嗎?因應快速消費而生的商用展示架,生命週期通常短暫,選用的材質也往往容易折損,難以重複使用。在檔期推陳出新的更迭下,臨時展架短暫的壽命,以及背後累積的垃圾與資源浪費,是大多數的我們所沒想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