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淨零,永續之路未完待續……

臺灣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後,預計 2025 年正式開徵首波碳費,作為實現 2050 淨零排放目標的手段之一。只是在落實減碳的進程中,這項政策對於企業經營,以及民眾生活將帶來甚麼影響?本刊以刪節號為題,象徵碳有價的時代已經來臨,永續發展是現在進行式,各方正在邁向淨零的路上努力,未完待續…… 

歐美國家的環境交易制度 

相較於台灣,碳有價時代在歐美國家早已悄悄展開,歐盟碳關稅(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和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 CCA)逐漸成為全球貿易的新標準。CBAM 是歐盟推出的一項碳邊界調整機制,目的是防止「碳洩漏」即企業企圖躲避碳費將生產過程轉移至環境監管標準較低的國家。CBAM 將對進口到歐盟的產品徵收與歐盟內部相同標準的碳費,確保進口產品的價格,不會因逃避碳費而在市場上具有不公平優勢。另一方面,美國的 CCA 也在考慮實施類似的措施,針對能源密集型進口產品課稅,以維護國內企業的競爭力 

如今全球已有多國開始徵收碳稅或碳費,瑞典自 1991 年起實施碳稅,初期能源成本確實提升,但企業積極發展綠色能源技術後,成本問題已逐漸改善。此外,瑞典的企業和公眾普遍支持此舉,認為有助於長期經濟和環境永續發展反之,法國曾在 2018 年推行燃料稅調漲,但民眾認為該項措施加重生活成本,並訴求政府以更公平、公正的方式解決氣候議題氣候政策的規劃與執行,需要政府、企業和民眾三方高度協調來取得共識。 

邁向 2050 淨零轉型的旅程仍充滿許多變數,但這將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契機,如何在政策和市場壓力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將成為企業能否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刪節號,永續,淨零,淨零碳排,碳排放,減碳

 


資料參考: 

氣候變遷到自然保育,「逗號」思考永續海洋的未來

Humpback,Whale,Breaching,In,Cabo,San,Lucas,Baja,California,Sur

氣候變遷一直是全球環境議題的焦點,許多國家正致力於減少碳排放,試圖遏制全球暖化問題,然而,環境問題不侷限於氣候,包括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海洋保育等,都是政府與企業重視的目標。本刊透過「逗號」的意象,與讀者一同轉向思考自然永續的發展趨勢,而「逗號」本身也呼應如魚一般的形狀,這期我們將聚焦在永續海洋的相關議題上 

地球表面有70%被海洋覆蓋是地球上最大生態系統,然而,過度捕撈、污染和氣候變遷對海洋造成嚴重威脅聯合國在 2023 年通過了《全球海洋公約》目的即是保護公海生物多樣性和維持海洋永續性,該公約象徵著全球對海洋保育的承諾邁向新里程碑 


帛琉率先將《全球海洋公約》入法

Beautiful,View,Of,Palau,Tropical,Islands,And,Pacific,Ocean,From

帛琉於 2024 年 1 月成為全球第一個將《全球海洋公約》入法的國家,帛琉立法也為其他國家樹立榜樣,盼完整的制度及規章能有效應對氣候變遷和海洋生態危機,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促進永續發展。 


全球首例!為珊瑚礁設計的保單

Coral,Reef,With,Sea,Fan,Against,Blue,Water,And,Sky

美國自然保育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 TNC)與愛爾蘭保險經紀公司韋萊韜悅(WTW)因應極端氣候形成的颶風和熱帶風暴,雙方簽訂了一份專為夏威夷地區珊瑚礁設計的保單若當地珊瑚礁遭颶風或熱帶風暴破壞,可獲得一筆20-100萬美元的理賠金用於修復珊瑚礁生態之上 


為「鯨魚」賦予法人地位

Humpback,Whale,Breaching,In,Cabo,San,Lucas,Baja,California,Sur

南太平洋原住民領袖在庫克群島簽署並公開宣告「海洋宣言」,賦予鯨魚「法人」地位這項行動反映了鯨魚在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崇高地位的象徵,同時也是一種前所未見的生態保護方法。 

鯨魚被視為是動物界的「儲碳高手能儲存大量二氧化碳,減緩全球暖化;惟鯨魚的生存受到多種威脅,包含:船隻碰撞、捕鯨行為聲納系統干擾導致鯨魚擱淺、塑膠污染和漁網纏繞等賦予鯨魚法人地位,有助於加強對該物種的保障,引起更多人關注相關議題。

海洋議題面向廣泛其複雜程度也深如大海我們希望透過本期資訊提供讀者對海洋永續議題有初步認識與關注。


資料來源: 

1.A win for the ocean: High Seas Treaty signed at United Nations, European Commisson

2.High Seas Treaty: Palau and Chile first countries to ratify deal to protect international waters, Euronews

3.ESG週報》美國首張為珊瑚礁設計的保單出爐!理賠上限達百萬美元,遠見

4.史無前例!南太平洋海洋宣言 賦予鯨魚「法人」地位,台視新聞網

 

共同守護海洋 — 認識臺灣與世界的友善海洋組織

Plastic,Waste,In,The,Environment,-,Ocean,Pollution,-,Hands

Plastic,Waste,In,The,Environment,-,Ocean,Pollution,-,Hands

臺灣及其他國家有許多海洋友善組織致力於解決日益嚴重的海洋議題,以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如:臺灣的 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荒野保護協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印尼的 Sungai Watch、荷蘭的 The Ocean Cleanup他們正以各自獨特的方式推動海洋保護工作,透過認識不同的友善海洋組織,從不同面向關注海洋議題,共同守護海洋。


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 

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是一個致力於提供環境教育的非營利組織。該協會主要關注海洋廢棄物議題,通過教育及淨灘行動來提升大眾意識,組織如今已舉辦上百場淨灘活動,也有許多企業響應共同清理海灘垃圾,更藉由社群媒體、校園課程、企業講座等,向大眾傳遞減少一次性廢棄物,以及回收循環的理念。RE-THINK透過設計「海廢圖鑑」,詳細記錄和分類不同類型的海洋廢棄物,幫助大眾更容易了解海廢相關議題。 

 

荒野保護協會 

荒野保護協會 1995 年成立,為推動臺灣及全球荒野保護工作的組織。他們通過「ICC國際淨灘行動」累積了豐富的數據,揭露臺灣海洋廢棄物的主要組成,以及每年海廢類型排名,協會透過遍佈各地的志工分會,進行淨灘、棲地守護、議題講座等,集結廣大志工的力量,讓環境行動在灣每個角落持續發生。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是臺灣首個致力於鯨豚與海洋保育的非營利組織,基金會以科學調查和環境教育為核心,積極進行鯨豚生態調查及海洋廢棄物監測。基金會透過出版書籍、紀錄片、舉辦講座和校園活動等方式,提高公眾對海洋保護的認識和參與,期許恢復臺灣海岸與海洋的美麗與清潔。 


Sungai Watch 

來自印尼的非營利組織Sungai Watch,專注於河流和海洋的保護,他們主要透過安裝垃圾攔截裝置並舉辦定期清理活動防止垃圾從河流流入海洋。Sungai Watch 也積極推動社區參與,教育當地居民關於垃圾分類和回收的重要性。 

 

The Ocean Cleanup 

荷蘭的 The Ocean Cleanup 由博亞恩・斯拉特(Boyan Slat)創立,致力開發創新技術以清理海洋中的塑膠垃圾,他們組織研發一系列的清理設備,在不干擾海洋生態系統運作前提下,有效率地收集海洋廢棄物。該組織更設下目標,希望在 2040 年能夠清除 90%海洋塑膠垃圾。 

資料來源: 

荒野保護協會官網 

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官網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官網 

Sungai Watch官網 

The Ocean Cleanup官網 

全球海洋廢棄物的現況與影響

Colon,,Panama,-,April,15,,2015:,Waste,And,Pollution,Washing

占地球面積70%的海洋,每天被動接收來自人類日常製造的垃圾,這些俗稱「海廢」的海洋廢棄物,未經適當處理便流入大海,造成生態浩劫與海洋資源汙染為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4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各國政府與企業正積極處理海廢問題,防止海洋狀態持續惡化。 

Colon,,Panama,-,April,15,,2015:,Waste,And,Pollution,Washing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定義:「海洋廢棄物為任何被人為遺棄進入海岸或海洋人造或加工持久性固體。 

依照國際淨灘行動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 ICC) 的分類標準,海洋廢棄物包含各類生活垃圾、漁業廢棄物、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其他特殊垃圾。其中又以塑膠垃圾為大宗,整體海廢八成以上,常見塑膠垃圾包含 :寶特瓶、瓶蓋、一次性吸管、餐具及塑膠袋等 

此外,漁網、浮球等漁業廢棄物也是常見的海廢之一,由於上述垃圾幾乎無法在自然環境中分解,因此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與污染,更令人感到無力的是,即使確實將垃圾丟進垃圾桶中,仍有可能從掩埋場漂入海洋。 


海洋廢棄物的去化與處理 

Concept,Of,Choice:,Save,Nature,Or,Continue,To,Use,Disposable

為落實海廢處理與去化,海保署攜手民間組織成立「海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資訊交流平台」打造海廢資源循環鍊,讓海廢變黃金,創造環境和經濟永續共好。臺灣目前 92 處海廢暫置區,供漁民丟棄大型漁業廢棄物,並配合回收獎勵方案,藉此更妥善處理廢棄漁具。另外,臺灣也自2017 年起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現為環境部)與公民團體共同成立「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各單位針對海洋廢棄物的權責包含:環境部負責源頭減量及末端焚化處理和再利用,並進行陸源污染防治,如:攔截河川垃圾和淨灘等工作;海洋保育署與農業部漁業署則協助打撈海面垃圾和處理船舶垃圾、督促港口機關維護港區環境;農業部漁業署也負責處理船舶廢油污水、港區廢棄物及廢棄漁網;非政府組織則透過教育和提升大眾參與減塑活動、自主淨灘,以及進行研究監測臺灣海岸和海洋污染狀況,透過單位各司其職,組成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網絡。 


海洋是全球共享資源,守護海洋已是全人類從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到個人,你我都可以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Concept,Of,Choice:,Save,Nature,Or,Continue,To,Use,Disposable

資料來源: 

Marine litterUNEP 

臺灣國際淨灘行動記錄表,荒野保護協會 

海廢進行式:源自陸地的海洋危機,德國萊茵 

塑誰殺了信天翁,荒野保護協會 

臺灣海域白海豚保育專區,海保署 

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海保署 

廢棄物產量逐年增加!如何應用AI改善現況?

引號,回收再誌,AI,廢棄物管理

隨著全球人口快速成長,廢棄物產量也逐年增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 今年 2 月發布報告指出,2023 年全球廢棄物產量為 23 億噸,2050 年將成長 1.7 倍達 38 億噸,若不採取任何措施,處理成本可能高達 6,403 億美元;面對全球廢棄物不斷增加的嚴峻挑戰,AI機器人回收系統幾乎可以處理任何類型的廢棄物,並且可以快速適應每一個新的市場情況,大大減少訓練的時間成本,且可在高作業風險、骯髒的工作環境中,執行重覆性高的勞力作業,成為推動廢棄物管理革新和效率提升的關鍵動力。

引號,回收再誌,AI,再生能源

AI 剩食管理系統

透過機器學習並分析歷史廢棄物產量數據,預測未來的廢棄物生成量,協助政府或企業制定有效的廢棄物管理策略。英國一間公司開發 AI 剩食管理系統「Winnow」,主要應用於旅宿餐飲業,當餐廳剩食倒進垃圾桶時,Winnow 會同時記錄重量,且垃圾桶下方的攝影機可以辨識剩食項目,螢幕中則會顯示剩食丟棄所產生的成本,從數據可得知主要的剩食項目,並預測未來剩食項目及重量,因此在原物料採購時,即可參考數據避免採購過剩。由於食物浪費每年對旅宿業造成超過千億美元損失,此系統有助於減少食物浪費並降低營運成本。目前已有包含 Hilton、IKEA 、台北晶華酒店等知名飯店餐飲集團已經導入此系統。 

焚化廠 AI 智慧管理平台

AI 技術應用於減少廢棄物產生、提升再利用及回收效率,並對廢棄物處理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監控,例如:八里垃圾焚化廠預計在 2028 年整建完成後,導入「焚化廠 AI 智慧管理平台」,該平台將整合廢棄物地磅數據及清潔隊車輛 GPS 等系統資料,即時監控並提升調度效率,也縮短垃圾車進廠等候時間,以提升垃圾處理效能。

最佳 AI  × 機械手臂分選解決方案

位於新北市五股區的「資源循環教育基地」,導入大豐環保與合作夥伴富智康集團 (FIH Mobile Limited) 合作開發全臺第一個「AI回收系統」,結合AI影像辨識+機械手臂揀選技術,不僅能夠辨識不同類型的回收物料,還能根據材質、顏色及用途將相同材質的資收物細分為不同品項,並下達指令給機械手臂,揀選所需的目標資收物。以2號塑膠容器HDPE瓶為例,該系統能夠根據用途將其進一步細分為乳品瓶、清潔劑瓶及矽利康瓶等,此項功能是傳統自動分選設備無法達成的;「AI回收系統」的導入不僅可提高回收效率,也為回收材料的應用拓展可能性,對促進資源的全面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引號,回收再誌,AI,再生能源引號,回收再誌,AI,再生能源

已可見 AI 技術應用於廢棄物管理的不同階段,且能有效提升廢棄物管理的效率和品質,並帶來以下效益:

引號,回收再誌,AI,廢棄物管理引號,回收再誌,AI,再生能源

隨著AI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相信未來能為廢棄物管理帶來許多創新和突破性的解決方案,為環境保護和資源永續利用做出更大貢獻。


資料來源:
Global Waste Management Outlook 2024,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Food waste management software, providing solutions for every kitchen, Winnow
打造AI智慧管理平台 八里垃圾焚化廠117年完成, 新北市政府

報廢車輛的再生之旅終點|ASR

驚碳號,ASR

驚碳號,ASR廢棄車輛(End-of-Life Vehicle, ELV)經拆解、粉碎與拆除回收有價物後,剩餘部分被稱為廢車破碎殘餘物(Automobile Shredder Residue, ASR)。當廢棄車輛送至回收廠後,會先進行廢棄物、大型或有價值零件的拆除,包括引擎、輪胎、冷媒、廢潤滑油以及鉛蓄電池。這些零件會被分類和儲存,而剩餘車體與無法拆除的廢棄物則會被送往粉碎廠進一步處理。

驚碳號,ASR廢車殼經過預碎和破碎處理後,會產生含有塑膠、橡膠、纖維布、金屬和其他混合物的破碎物,根據材料密度與回收廠設備、技術不同,可將破碎物進一步分類,如使用風選或水力分離設備,可將輕質和重質物分開;使用磁選或渦電流設備,提取金屬或合金材料,價值較低或無法再利用的輕質或重質物,都被歸為ASR,處理後的ASR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質。

為了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大豐環保採購歐盟第一拆解設備-SEDA,透過歐盟SEDA系統與專業規劃,參考歐洲國家經驗值,採取具有經濟效益的拆解方式,對環境、操作技師友善,並減少ASR的綠拆解模式,以期達到與歐洲回收率95%的高標準(台灣業界平均為80~85%)。
驚碳號,ASR
驚碳號,ASR

快上車!即將上路的歐盟碳關稅CBAM

驚碳號,收集綠色新知,CBAM

​​驚碳號,CBAM歐盟是全世界最重視減碳的市場。2005年便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個碳交易市場,稱作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的簡稱)。這個交易體系與「京都議定書」生效日同時建立(京都議定書制定於1997年COP3)。主要管理和降低歐盟整體的排碳量,將減碳制度鑲嵌至資本市場交易內,達到實質影響企業的效果。

不過,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是對歐盟境內的企業排碳進行管理。歐盟為了防止歐盟內部的企業為了逃避ETS管制將工廠移到歐盟境外,進而造成碳洩漏 (Carbon Leakage)的發生,碳洩漏不但無法造成歐盟想要實施總體減碳的目標,反而有可能因此增加了全球排碳量。

為了防範企業的碳洩漏,歐盟在​今年5月17日生效了CBAM法案,CBAM全名是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俗稱「碳關稅」,因為是對進口到歐盟的特定產品進行費用徵收,第一階段徵收產品包括:鋼鐵、鋁、水泥、肥料、氫、電力。為了達到2050年能夠達到不再增加溫室氣體總排放的「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目標,歐盟CBAM法案於,2023年10月1日起開始進入過渡期,並在2026年開始實際徵收費用。

「CBAM」碳關稅實施對台灣有哪些影響?

如前段所提CBAM實施會對台灣造成哪些影響呢?CBAM​第一階段徵收產品包括:鋼鐵、鋁、水泥、肥料、氫、電力。而依據台灣出口到歐盟的資料,台灣受到​CBAM影響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前面兩類:鋼鐵及鋁的產品。其中,稅號7318的螺釘/栓(扣件)是受到CBAM影響最大的產業。這些產業主要集中在高雄岡山的螺絲、扣件聚落,約佔台灣出口到歐盟的1/5外銷重量。

被CBAM第一階段徵收的對象,必須開始量化計算本身的碳排放數據

包括下列的排放管制範疇:

➊ 直接排放(含製冷、製熱) ➋ 間接排放(僅算電力消費)

這方面企業可以參考ISO 14064-1:2018的組織碳盤查方法學進行計算。並每年將單位產品排碳量進行彙集,培養公司特定人才每年將公司的“製程總結 ”與“產品總結”資料申報到歐盟的CBAM網站。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計畫在2030年之前將CBAM徵收的範圍涵蓋受「EU ETS」約束的所有產品類別,包括:聚合物、化學品、紙張及紙漿、礦物油等產品,如果是相關產業的朋友需要密切注意CBAM動態、提早佈局。

若自家產業或產品是現在或未來要進口到歐盟的朋友

《回收再誌》建議可以做以下各項準備:

  • CBAM等碳議題會在未來日趨重要,提早了解和讓企業上下熟悉相關規定將會變得不可或缺。
  • 如果是第一階段納管的產品需要在2024年1月底前須完成第一次申報,未來的申報將以「季」作為單位。
  • 申報CBAM並不是給報關行一個碳排數字,而是有繁雜的步驟進行申報,需要有專責人員負責了解和實行申報。
  • 2024年到2025年有兩年過渡期,可在此時期盤點資源和調整製程和供應鏈
  • 可調整產線,將效能較高的產線專責歐盟產品,降低碳排放數據。
  • 未來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將有可能受到《清潔競爭法案》CCA的管制,企業也需要持續關注與了解。

驚碳號,收集綠色新知,CBAM

希望各位朋友在面對未來低碳、零碳的浪潮中可以調整步伐,在2050年淨零排放前找出風險和機會走出台灣競爭力!

淨零之路的多重考驗|COP28是什麼?

驚碳號,收集綠色新知,COP28

驚碳號,COP28

2023 年將是歷史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為全世界帶來氣候災難、資源稀缺及人類存亡之焦慮,然而,氣候變遷只是其一,其他議題包含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地利用改變以及氮磷循環失衡等支持人類生存之地球邊界也早已超載。地球彷彿是巨型壓力鍋,處在高溫、高壓狀態下的我們,盼能在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看見全球政府、企業對氣候議題的共識與具體解方。

舉辦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United Arab Emirates,Dubai)的第二十八屆 COP 會議 (COP28)於2023年12月13日落幕,比原先的表定時間晚了一天,全球領袖積極協商的結果是否有為氣候危機帶來哪些轉機?
驚碳號,收集綠色新知,COP28

 

♻️轉型擺脫化石燃料

其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各國領袖對於化石燃料的共識。由於 COP28 主辦方就位在產油大國,且大會主席賈柏 (Sultan Al Jaber) 又是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 (Abu Dhabi National Oil Company) 執行長,不少人擔憂化石燃料的決議因此受到影響。然而,這卻是首次將「轉型擺脫化石燃料 (transition away from all fossil fuels)」,寫入聯合國決議文件中,但各界長期訴求的「逐步淘汰 (phaseout) 化石燃料」依然未被採納,聯合國秘書長 António Guterres 回應此項決議時提及,化石燃料時代必須以「正義和公平」結束,但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是不可避免的。此項決議雖看似頗富進展,但正義和公平如何落實於仰賴化石燃料的經濟貧窮國家,仍有待商榷。

♻️重啟氣候基金

上一屆氣候峰會 COP27 各國已承諾成立「氣候損失與損害 (Loss and Damage)」專款基金,但基金成立所需的資源留待本屆商討。而此項承諾在 COP28 首日達成決議,包含主辦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其他已開發國家,如 :德國、英國、日本及美國已承諾提供1,000 萬至 1 億美元不等的基金,為氣候災害前線的貧窮國家提供金援。然而,現階段募集的氣候基金,卻不到開發中國家所要求補償的 1%,氣候基金缺口如何補齊將會是未來可預見的挑戰之一。

♻️全球減碳進度不及格,本世紀末恐升溫 2.5°C

COP28 是「全球盤點」減碳進度的期中考,首次完整審視全球升溫控制在 1.5°C 以內的目標是否能達成。結果報告出爐,現階段地球已升溫 1.2°C,根據世界各國現在的氣候承諾及目標,且假設各國將會達成目標的情況下,本世紀末升溫將達 2.5°C,盤點報告更進一步指出締約方偏離了《巴黎協定》的目標,若要將全球暖化限制在 1.5°C 之內,用 2019 年為排放計算基準年,全球需在 2030年前減量達 43%,2035 年減碳 60% 才有機會達成。

 

驚碳號,收集綠色新知,COP28一場集結全世界領袖的高峰會議,雖然無法即刻帶來對抗或氣候變遷的解方,也仍有許多團體對於會議的決策感到遺憾,但這場會議也為全球氣候策略帶來部分進展,在思考這些決議對世界會帶來哪些改變之際,作為個人,我們能持續倡議氣候行動,提升各界對氣候議題之關注程度;作為企業,則可以先從關注自身營運與氣候相關議題著手,因應未來潛在的風險並積極尋找氣候相關的商業機會。

 


參考資料: 

//csr.cw.com.tw/article/43472 

//climate.copernicus.eu/copernicus-november-2023-remarkable-year-continues-warmest-boreal-autumn-2023-will-be-warmest-year 

//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0701/post/202107020022 

//unsdg.un.org/latest/stories/cop28-ends-call-%E2%80%98transition-away%E2%80%99-fossil-fuels-un-chief-says-phaseout-inevitable#:~:text=Nations%20at%20COP28%20in%20Dubai,of%20oil%2C%20coal%20and%20gas. 

//turkiye.un.org/en/254449-cop28-talks-open-dubai-breakthrough-deal-loss-and-damage-fund 

//unfccc.int/topics/global-stocktake/information-portal 

//unfccc.int/news/cop28-agreement-signals-beginning-of-the-end-of-the-fossil-fuel-era 

//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Summary_GCA_COP28.pdf

極端氣候下的生存之道|SDG 13 報你知!

驚碳號,收集綠色新知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 SDGs) 13 項,旨在應對全球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氣候危機的存在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可以見到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增加,未能及時因應及預防,導致災害發生。

生態服務系統受到影響,人類社會及經濟所仰賴的自然資源消失,對物種的生存造成嚴重威脅。有鑒於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設立氣候目標及採取對應策略是必要之舉。

SDG 13 聚焦於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應對氣候變遷之適應能力,並推動氣候相關策略行動,以確保未來世代生存。

 

然而,SDG 13 僅能作為全球永續目標的框架,真正實踐氣候行動的關鍵,在於各國政府、企業及民間單位的齊心協力。依循 SDG 13 的願景實踐氣候行動,企業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根據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發表的文章中提到,全球企業營運固然是影響氣候變遷的關鍵因素,但企業也有能力創造解決方案並推動永續革命。

驚嘆號,SDG13,SDGs

回應全球 SDG 13 的目標,企業可以思考從 3 個方向行動:
  • 了解自身營運與氣候相關之風險,並針對氣候相關風險制定緩解與調適策略
  • 制定氣候及減碳目標:依循《巴黎氣候協定》全球將升溫幅度控制於 1.5℃ 之內的目標,企業需設定具體且可行的氣候及減碳目標,降低企業碳排放量及營運活動碳足跡
  • 發展循環經濟模式:發展低碳的服務及產品,重新思考原物料的再利用性、產品可修復性等創新商業模式,以減少浪費並延長材料的生命週期。

企業不僅能透過氣候行動發揮正面影響力,同時也能透過商業模式的創新,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既符合 SDGs 13 的願景,也有助於提升企業競爭力及形象,並為未來世代永續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參考資料: 
Businesses can accelerat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impact  
What is the Paris Agreement? 
The Global Go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CFD Recommendation Report  

 

萬剩節企劃|火腿豬帶你認識『食品報廢』

🌱#世界糧食日 給剩食最後的綠色價值✨
在台灣食安事件層出不窮情況下,
食品廢棄物的流向需要企業和政府嚴格把關,來保障民眾健康,這時候就來了一個堪稱食品安全的守護者:『火腿豬』❗
📢火腿豬的金句就是「#從來不給餿主意」,
專門為食品廢棄物安排合法的處理管道,並將食品報廢的歷程如實紀錄。火腿豬經手過食品下腳料、過期食物等,除了焚化掩埋一途,火腿豬更擅長為食品廢棄物找到循環再利用的管道,將報廢食品處理轉化成飼料、堆肥或產生能源,使剩食的價值充分發揮。
❗讓火腿豬帶你走一遍專業 #食品報廢流程
線上預約:接到客戶的需求後,評估報廢食品的類型和數量,並提供報價。​
出車清運:安排專人車趟,到指定位置載運報廢食品。​
妥善處理:依報廢食品的類型,安排適合後端處理廠,有的經過高溫蒸煮,轉製成環保飼料;有的則經過水分調整和發酵,變成營養的堆肥。​
依法申報:自出車清運起,全程紀錄食品廢棄物的流向,並協助客戶取得政府機關的申報證明文件,落實合法的報廢程序。
再不浪費情況下惜食心把當前美食享用完畢,
若有任何過期或食品報廢問題就找大豐環保!
➟免費諮詢 0800-588-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