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回收,讓憨寶走出家門」──台中智障者家長協會
資源回收不僅是一門事業,也是門善業,除了以此維生的商業活動外,也有人是以公益性質的概念在經營。公益團體以「給他魚不如給他魚竿」的理念,有不少為了支持身心障礙者就業需求而設立的「庇護工場」,包括喜憨兒庇護餐坊、慈佑洗衣坊等,提供庇護性就業,讓有就業意願但卻無法進入一般就業市場的身心障礙者,能習得一技之長並有所發揮。我們今天走訪的台中智障者家長協會(以下簡稱「智協」),就是以資源回收為主體,提供給心智障礙者支持性就業,協助他們走出家庭。
資源回收不僅是一門事業,也是門善業,除了以此維生的商業活動外,也有人是以公益性質的概念在經營。公益團體以「給他魚不如給他魚竿」的理念,有不少為了支持身心障礙者就業需求而設立的「庇護工場」,包括喜憨兒庇護餐坊、慈佑洗衣坊等,提供庇護性就業,讓有就業意願但卻無法進入一般就業市場的身心障礙者,能習得一技之長並有所發揮。我們今天走訪的台中智障者家長協會(以下簡稱「智協」),就是以資源回收為主體,提供給心智障礙者支持性就業,協助他們走出家庭。
我家附近也有婆婆在做資源回車,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她,早已被歲月壓得乾癟,但只要天氣好,她就駝著背努力推板車,偶爾經過,總發現板車上頭堆的東西看似都有她半個人那麼重。「她怎麼搬得動?」這大概是我這輩子難以理解的物理謎團。
環保教育要趁早!教導我們的孩子關心環境以及保護地球資源;教導他們如何簡單生活,並在充滿親身體驗而非物質享受的日子中成長。越早開始訓練他們越好,因為年幼的純潔心靈能像海綿一樣吸收外界給予的事物,但是教育永遠不嫌遲,無論年齡大小,都不要小看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木酢達人前身是一間傳統老炭廠,由於時代的變遷,市場上的木炭需求每況愈下,經由工業研究院輔導技術轉移,引進了新式炭燒木炭技術,這個技術在於製炭材的同時且能回收木材內所含的木質酸,即木酢液。利用回收果農修枝做為原料,更減少農業廢棄問題,解決環境問題。
回收百問─紙類回收真相大揭露!拿來盛裝飲料的紙杯,為了防水會於內層再上一層PE淋膜(聚乙烯),也就是塑膠,又有塑膠、又有紙類,究竟該如何分類?假設您眼前有以下ABCD四種分類桶,該丟到哪一個最恰當?
淨灘確實無法永久解決海洋垃圾汙染的問題,但如果人們不願意落實垃圾減量、持續亂丟垃圾,卻只想透過淨灘這個後端清理的動作,就輕易想解決這個問題,垃圾對於環境的傷害必然會永遠存在,我們希望的是透過淨灘,讓民眾親身見識到海洋面臨的汙染之外,也能夠將守護環境的種子傳遞下去,而父母親若能夠帶著孩子們來淨灘,不失為一個做環境教育的機會。
全球每1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塑膠廢棄物被倒入海洋,估計2050年,海洋裡塑膠將與魚類一樣多,最終影響食物鏈及人類飲食。塑膠垃圾的問題,不容忽視。尤其是那些既不能回收,又無法自然分解的塑膠材質製品。例如,部分塑膠袋、食品包裝袋等。這些塑膠製品多是塑膠與其它材質混用的「複合材質塑膠」,在回收再利用的流程中,無法有效被置成再生塑膠粒子做二次運用,裝填油膩熱食的塑膠袋,回收不易,也不適合再製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