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的災難 ——難解的環境污染與勞權問題

39,766

近年來興起的快時尚(fast fashion)風潮,意指能在很短暫又快速的時間內,以低廉、平價的價格,買到時裝周出現的各種新潮款式的服飾與配件。又快、又是多數人能負擔的起的價格,對於喜好追求時尚的消費者而言是福音,但是對整個社會與環境而言,卻是災難。當下的流行熱潮退卻後,那些原本光鮮的服飾,價值便快速消失,一旦不流行、不潮了,這些服飾配件,可能成了深鎖衣櫃的怨靈,也可能進了垃圾掩埋場或是焚化爐,造成了另一起災難。

 

你的一個「手滑」,可能延伸的時尚災難…. 

 

快時尚的災難❶ 大量時尚垃圾 

根據綠色和平推估台灣2045歲的消費者,每年丟棄衣服高達520萬件,等於每分鐘有9.9件衣服遭丟棄。平均一人擁有75件衣服,但其中15件衣服幾乎沒穿過。過度的浪費,造成環境嚴重的負擔,粗估全球紡織品的垃圾一年就可以達到250億磅。〔(數據來源:國紡織品回收委員會(Council for Textile Recycling)雖然舊衣有回收、捐獻的管道,但能夠進入回收再利用的成衣仍舊不敵垃圾的製造量。(提醒:配件、內衣褲、鞋襪等目前都是不能回收的物品,需直接當作垃圾處理)  

快時尚的災難❷ 對環境的負擔 

成衣的製造屬於高污染、高耗能,因此時尚產業被視為全球第二大污染產業。首先,棉花生產3磅用來製造T恤和牛仔褲的棉花,需耗用1磅化學肥料和農藥(數據來源:「持續棉花種植計劃」(Sustainable Cotton Project)),會造成的土壤污染,並且消耗大量的水。 

再者,漂染、刷舊、定色等程序亦會用到上千種的化學物質,若無做好環保處理,會對水源造成嚴重的污染。而近年流行的各種機能服飾大量使用了合成、聚酯纖維材料,都是屬於高碳排的石化工業的產物。清洗時,塑膠微粒恐隨污水排到海洋影響海洋生態。  

快時尚的災難❸ 被忽視的工安與勞權 

消費的平價意味著生產端必須嚴格掌握生產成本,成衣工廠多位於人工低廉的發展中國家,這些落後地區的勞工安全與勞動條件都被嚴重忽視,還有聘用童工、集中營強迫勞動等疑慮。2013年便發生過孟加拉成衣工廠倒塌造成上千勞工死亡的慘案。此外,製衣過程中勞工可能會接觸各種有毒物質與氣體,廠方是否做好安全控管,也令人擔憂。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 

❶ 「慢」時尚更潮! 

試著縮減原本購衣的頻率,例如,原本1週採購一次的人可以試著延長為1個月採購,原本1個月採購一次則挑戰延長為2個月購買一次。隨著放慢購物的節奏,學習分辨「需要」與「想要」的差別。 

 

❷ 定期整理衣櫃 

養成每個月整理一次衣櫃的習慣,每每都能找出深藏在衣櫃底層的「壓箱寶」,然後你會發現,其實根本不須再採買了。同時還能審視哪些衣服幾乎沒穿到,下次別再買。如果不想穿的衣服狀態仍舊良好,可以拿去舊衣回收或是捐給社福團體 

 

❸ 找到換衣好友、二手平台或使用租衣網 

可以和親朋好友組成換衣群組,或是上臉書社團尋找二手交流平台,一些地方型的社團,如OO大小事,經常都有贈物、交流的資訊分享。另外,也有一些租衣平台的服務,以租代買,減少浪費。 

 

❹ 改造服飾,宛如新生 

手比較巧的人,可以試試看將破舊的t-shirt改造成寵物服飾、抱枕,牛仔褲拿來做購物袋、DIY裝飾手機殼…各種創意都可以在youtubeinstagram上找到教學喔!善用搜尋功能,例如 #舊衣改造 #舊衣DIY #upcyclinghashtag,就可以找到很豐富的教學資源,並且提供創意。 

❺ 有機棉、永續公平交易產品 

消費的選擇也是不容小覷的力量,選購有機種植棉花的產品,也意味著對友善土地耕作方式的支持。選購公平交易的產品則能確保你身上的衣物,並不是壓榨勞工、漠視勞權下的產物。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