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垃圾的城市:舊金山的不凡事蹟

舊金山回收桶 舊金山環保 垃圾分類 資源回收 廚餘回收 垃圾桶 回收桶 zero zero 資源回收 廢車回收 家電回收

舊金山在幾年的時間裡,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全球在「零浪費」方面最頂尖的模範生。市政府負責此一計畫的協調人茱莉.布萊恩(Julie Bryant)向我們解釋,「零浪費」計畫包含了減少、重新使用或是回收大舊金山地區的所有垃圾。不消說,在當今這個每天有一千萬噸的垃圾被丟棄的世界裡,這項措施是最基本的。垃圾場、河川、森林、海洋都被西方社會的廢棄物給塞滿了。在非洲,許多城市完全接收了我們不再使用的舊電腦、舊電視、舊汽車,而這些東西不僅汙染了他們的水源、土地,也毒害了他們的孩子……同時,我們所生產的食物中有三分之一都被扔到垃圾桶裡。因此,這些食物不僅沒能發揮原有的功能,支持人類的生存;當它們無法被單純的焚化時,還會塞爆垃圾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舊金山市執行了世上最有野心的措施之一。他們的目標是在二○二○年之前達到百分之百的垃圾回收,或是製成堆肥。在二○一四年,整個大舊金山區已經達成了卓越的百分之八十水平,其中包括了家戶垃圾、公共工程與企業的廢棄物。

他們的策略很清楚:讓事情變得簡單且具強制性。多虧了三種顏色的垃圾桶,分類回收變得很簡單:綠色的裝有機廢棄物(可做堆肥),藍色的裝回收物,黑色的裝其他東西。每一家戶的室內都有可分類的小型容器,以便隨後倒入相應顏色的大垃圾桶。在所有餐廳、加油站或公共道路上也都有一樣的配備。你在上完廁所後會洗手嗎?你的擦手紙要丟進綠色桶子。你在路上吃了一根香蕉?也是丟進一樣的桶子,以此類推。這件事具強制性,因為根據茱莉的說法,「技術層面上,人們如果不正確分類,可能會收到一百美金的罰款。」回收或做堆肥,這是法律規定的!在實際操作上,市政府大量依賴金錢上的誘因。收垃圾的費用以重量計價,你的黑色桶子(所有不可回收物)裝得愈滿,必須支付的清潔費就愈高;相反地,你的回收物和有機廢棄物愈多,你所要支付的清潔費就愈少。以此規則,舊金山的希爾頓飯店透過妥當管理廢棄物,一年便能省下超過二十五萬美金。

茱莉說,自從這項計劃實施以來,與他們合作的政府機構已經省下了三百萬美金的支出。為了從源頭減少垃圾的製造,尤其是遍布在海灘上且最終形成了第七大洲的塑膠廢棄物(在北太平洋海面上,由直徑小於五釐米的微小塑膠物所形成的巨大表面懸浮於海面上,直達三十公尺的深度,整片面積約有三分之一個美國或是六倍的法國之大。),舊金山於二○○七年禁止了塑膠袋的販售,並且要求商家讓消費者付錢購買「可接受」的袋子:紙袋或是可生物分解的袋子。在實務上,只要去大舊金山區的任一家購物商場繞一圈,便可以發現即使大部分的店家有配合規範,也並不是所有的店家都會遵照指示。茱莉對此感到抱歉,並且強調隨時要在店家背後監督的困難性。如今,新的挑戰是在公共空間禁止販售塑膠瓶裝商品,此一法規在二○一五年二月上路。「我們不需要塑膠瓶,」茱莉語氣肯定地說,「自來水的品質好,安全無虞,只要準備一個水壺在家中,或是在城市裡的任一個水龍頭裝水即可。」

舊金山的垃圾桶分成三種顏色,綠色的裝有機廢棄物(可做堆肥),藍色的裝回收物,黑色的裝其他東西。 (圖片:flickr_Charles Wagner aka ChumpChan)

當塑膠還是經過使用,並丟棄在正確的桶子裡時,它就會被載至環保回收工廠Recology,一個為市政府管理廢棄物的合作社。在此,幾十位員工首先徒手分類,再以機器進行第二次分類。阿揚納.班克斯(Ayanna Banks)是其中一位員工,她與她的同事都是領取時薪22美金,相較之下,美國的平均時薪為7.25美金。她沒跟我們說分類垃圾是她的夢想,但是至少她從中找到了某種意義:「這份工作改變了我的家庭文化,使我們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人們丟棄的一切將會汙染地球,這片為我們滋養食物與水的大地。然而,這件事其實頗有邏輯的……」當我們告訴他,在法國,人們只回收瓶類 ,不回收其他類型的塑膠製品時,阿揚納睜大了雙眼,嘴裡迸出了一句「什麼?!」而後嗤嗤地笑。幸好我們不是太敏感的人……「在這兒,我們回收所有硬的塑膠製品(無法回收膠卷或塑膠袋),」Recology的發言人羅伯特(Robert)向我們解釋。「我們使用一臺光學掃描機來做分類。你們上前來看看這臺機器是哪裡製造的吧!」於是我們靠上前去,羅伯特愉快地展示原產國給我們看:荷蘭。在實務上,所有的廢棄物會被放在一條輸送帶上,依據它們是透明或是有色的,以及它們的密度大小,掃描機會發射出細束的氣流,以將物品分類至兩個不同的回收類別。簡單,但必須要想得到這個點子……

羅伯特講到最精采的部分:「相較於垃圾掩埋和焚燒,回收和堆肥活動能創造出十倍之多的工作機會。這是很驚人的。對於一些苦於高失業率的國家來說,如西班牙或希臘,這是一個很可觀的地方就業領域。在美國,如果一座城市回收百分之五十的垃圾,就能創造一百五十萬個新的工作機會,而舊金山的比例還更高於此。同樣的比例若發生在加州(Californie),一百二十五萬個新的、永久的地方工作機會將會誕生……」我在腦海裡(和我的手機上)快速做了一下計算,試著將夏爾勒跟我提過的飲食地方化、泰瑞所說的能源轉型以及回收活動所能創造的就業數量加總起來,在一個已經超過三百五十萬失業者的國家(意即法國)裡,我們就能創造出一百五十多萬個工作機會 。若是考慮到,失業問題對所有法國的競選人和受訪者來說已是正式的優先事項,那麼這其中似乎有一些值得探究的項目被忽視了。「所有的城市都試圖吸引經濟活動」,羅伯特繼續說。「但是回收和堆肥工作意味著從城市自身的資源裡創造出新工作的絕佳契機。這是一個從根本觀點上的變革。在舊金山,當我們看著廢棄物,並不會覺得它們是垃圾,而是看到了紙箱、玻璃、塑膠、有機廢棄物等。我們看到的是資源。

本文摘錄自臉譜出版《找尋明天的答案:飲食X能源X經濟X民主X教育,解決人類未來生存危機的全球踏查之旅(電影《明日進行曲》原著)》

回收新生活運動│跟著回收界最萌公仔動此動!

妳好你好!我們是回收界最萌公仔,從左到右、由高到矮分別是

塞進寶特瓶後卻意外拔不出來,臉部表情像被絲襪套頭般扭曲的塑膠仔

想塞進鮪魚罐頭但太胖塞不進去,只好帶著塞一半的罐頭走跳的金屬仔

自以為把身體藏進牛皮紙袋內,別人就認不出來但反而更明顯的紙袋仔

無時無刻都在玻璃糖果罐內,有一顆比玻璃還要玻璃的玻璃心的玻璃仔

這是我們首次在 zero zero 初登場,

要用身體力行告訴大家:回收新生活運動的4句箴言!

 

 

準備好了嗎~零廢暖身操 預備備、GO!

減少一次性浪費

小小行為的改變,可以帶來大大不同的減塑環境。在消費時多想一下,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避免衝動購物造成的浪費,這些日常動作,或許我們不能強要別人跟著做,但從自身做起,慢慢帶動生活與環保互動的關係,某日驀然回首,會發現周遭人事、環境都因你的改變而改變,這種感動,恆久流長。

 

發現物品新生命

年關將近,年終大掃除是不是又清出了一大堆東西要丟掉?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時候,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購買習慣,看看有沒有在周年慶、辦公室團購、網路購物時,買了一堆用不著的東西。如果發現要丟掉的物品只能當成一般垃圾焚燒處理,那以後就盡量不要再買,如果是可以回收的物品,也 要找到最好的管道,別讓廢棄物有危害環境的可能。

資源回收分清楚

新年新開始,讓我們從「動手作回收」這個最微小的細節開始,讓廢棄物都有機會重獲新生。不過生活垃圾百百款,有時候還是有點搞不清楚,什麼東西該丟什麼回收?哪些東西該分開回收?一起來看最萌公仔的小叮嚀,走在環保先端的回收人都應該這樣做!

清理舊物不堆積

年關將近,年終大掃除是不是又清出了一大堆東西要丟掉?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時候,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購買習慣,看看有沒有在周年慶、辦公室團購、網路購物時,買了一堆用不著的東西。如果發現要丟掉的物品只能當成一般垃圾焚燒處理,那以後就盡量不要再買,如果是可以回收的物品,也要找到最好的管道,別讓廢棄物有危害環境的可能。

你可以這樣做:

回收舊家電 請點:zero zero 家電回收
回收汽機車 請點:zero zero 廢車王
即日起完成回收,再抽萬元紅包!立即預約

 


Z幣是什麼?
Z幣是zero zero提供的點數服務。
您可以在兌換中心中使用,免費獲得實際精選的好康喔!

兌換好康去

 

 

那些年,我們棄用的手機……

廢棄手機回收率成效不彰,手機內含眾多稀有金屬,回收手機可減少資源浪費,友善環境,並減少衝突礦石的開採。

1839年世界第一台照相機被發明,1902年世界第一台冷氣機誕生,1925年第一台黑白電視機被發布,1971年第一台家用電腦問世,1974年人們開始使用行動裝置,1994 年IBM推出了第一支能發送E-mail的智慧型手機,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台iPhone……

接下來的十年,上演了智慧手機的瘋狂競逐戰,一場一場目眩神迷的新品發表會,產品求新求變,減短汰換的週期,根據綠色和平公布數據,從iPhone問世至今,已有71億支智慧型手機被製造,一年因手機而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動輒數百萬噸,這龐大的電子垃圾,究竟何去何從?

電子垃圾數據大平台
‧美國人平均每18個月換一支新的手機(Wirefly.org)。
‧台灣人平均每人擁有5台手機(綠色和平)。
‧製造一支手機需要500~1,000種不等的塑膠與金屬零件。
‧30,000支手機可回收1公斤的金,10,000支手機可以回收1公斤的銀(日本電子通信事業者協會)。
‧回收10,000支手機所節約的能源約22萬度,可供應台灣57個家庭1年的用電(環保署)。

圖片來源:rf123圖庫

廢棄手機去哪兒?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根據綠色和平公布的數字,全球電子廢棄物只有不到16%的比例被確實回收,沒有進入正規回收管道(如政府回收車、專業回收業者或手機電信商等)的廢棄手機,可能會被以焚燒、掩埋方式處理,或出口到中國、印度、非洲等國的非法處理場。

電子垃圾中的貴金屬資源,回收價值高,牽涉利益數字驚人,不肖商人會將一批又一批的電子廢棄物,運送到第三世界國家非正規處理場非法圖利。處理者既缺乏專業訓練也沒有正規設備,他們為了取得當中的貴金屬,有時會焚燒電子用品的塑膠外殼,造成空氣汙染。手機製成原料中的鉛化合物、鎘、鉻、氟氯碳化物等,也都具有毒性,沒有妥善處理,將會滲入土壤、地下水層、或甚至進入河流造成汙染,最終循環回到人類日常。除此之外,第三世界的兒童、弱勢族群,成了廉價拆解勞工,在毫無防護措施下,在垃圾山中尋寶,不但吸入焚燒毒氣,更接觸各種有毒原料,工作環境絲毫不顧人權。

在你手掌心的「衝突礦石」

除了電子廢棄物問題外,手機、筆電等電子產品的生產製造,經常需使用到衝突礦石。所謂的衝突礦石是指開採過程中,涉及到武裝衝突、侵犯人權等不義行動。常見的衝突礦石包括黑鎢、錫石、鈳鉭鐵礦和黃金,這些礦石多數來自非洲剛果,因為稀有珍貴,人們為了奪取經常發生衝突與戰爭,並且以武裝恐嚇逼迫平民、童工在險峻的開採環境中工作。著名電影《血鑽石》所描述的亦是爭奪衝突礦石的故事。

回收手機能為地球做些什麼?

除役的手機,一部分進入正規管道被妥善回收再利用,一部分如前所述進入了非法的回收管道造成土地的風險,還有一大部分的手機根本被深藏在家中,禁錮在某個不見天日的抽屜中。因為不占空間,又帶有紀念意義,讓除役手機的回收成效不章。但是,請不要忽略製造一支手機所耗費的礦藏資源,許多都可再被利用,大大減少開採的浪費。

美國蘋果走在最前端,於今年世界地球日前夕宣布,未來將朝停止開採稀有礦產和金屬邁進,目標100% 使用回收材料來製作產品。蘋果環境、政策和社會項目副總裁傑克森(Lisa Jackson)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不必向地球索取我們需要的材料。」未來,蘋果將採用「密閉迴路式」供應鏈,用自身回收的材料,再製作新的產品。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IPhone_4_Black.jpg

「全循環」運動遍地開花,將視線拉回亞洲,因應202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奧委會籌劃發起創意活動,廣邀全民捐出廢棄手機和家電,目標是募集8噸廢金屬,將當中的金屬回收再製成獎牌,據估計,3萬支手機約可回收1公斤的金,1萬支手機約可回收1公斤的銀,除了達成循環再生的目的,也藉此喚醒社會大眾對廢棄電子垃圾的重視。

下一次,當你換了新手機,擁有了通訊的新歡時,不如讓曾伴你成長的舊愛手機重獲新生吧。讓它進入新的再生回收管道,找到下一個被擁有的機會。

☛找到離你最近的回收據點:https://goo.gl/c8Bsxm
☛zero zero回收服務平台:https://goo.gl/T8usw2

 

【陳夏民專欄】出版人回收紙張,超渡肩膀上的樹木亡靈

陳夏民

專欄作者/陳夏民(逗點文創總編輯)  人物攝影:王志元

在印尼服替代役時,曾有機會到紙廠參觀,我還記得遊覽車開進足以容納上萬人的園區,隨便一間廠房的規模都讓我驚訝,更不用提,裡頭隨便一台層層疊疊的機器都比我家大。廠房幹部提醒我們戴上防噪耳罩,才能減少耳朵受損。那時,我想起我任課班級的某學生,他爸就在這間紙廠上班,他總說他爸爸說話都超大聲,我趕緊戴上耳罩。

 

那時,我沒有出版經驗,但他們製造紙張的過程,還有那大到我無法理解的紙捲尺寸——是會把人壓扁輾平的那種喔——都讓我難以忘記。「到底砍了多少樹啊!該不會造成雨林消滅?」其實不會啦,他們在印尼偏遠的島上大規模培養樹林,會按照期程砍伐,然後補上新樹,建立起有餘裕的造紙過程。

 

後來,自己開了出版社,對於紙張與紙本書的感覺,從一開始浪漫如「喜歡紙本書的溫度」,到後來竟大變,每每聽聞他人使用相同比喻,眼球就忍不住轉來轉去,想追問那本書是有70度還是37度半?曾經那麼愛書的我跑哪兒去了?不,其實還在,只是不再像過去那麼單純了。畢竟,出版一本書的過程中,最高潮便是裝訂成功的那一刻,但在新書入手幾秒鐘之後,往往就會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壓力——眼前的書堆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賣光光?

 

也因為無法賣光光的書太多,久了之後,除了庫存空間越來越少,偶爾侵占生活空間外,也總有自己製造出太多地球無法消化的物件之挫敗,又不願承認,不再被需要的其實就是垃圾。多麼哀傷的領悟。

於是,每當面對銷售報表,總得雙手合十,比六合彩信徒還要虔誠,希望有些數字是越多越好,有些則是最好連一個都不要剩。有時,在電腦前工作久了,全身痠痛難耐,便會想起或許有一位來自印尼蘇拉維希島某一雨林的樹木大神正站在我肩膀上,不時拿著拐杖敲擊我的身體,斥責我砍了他老哥全家,把他們的屍骸拿去做書。

 

「紙廠有造林計畫,雨林不會被砍光啊!」

「但你還是砍我兄弟全家啊!」

「對不起,我不應該砍樹造書!我錯了!」

 

但就算雙手雙腳都跪地,就算以後都不做書(怎麼可能),也無法消除我先前至少砍過數十棵大樹來造書的罪孽啊。如果每做一本書,都向天空拜一下請罪,我這輩子大概不用吃飯,光是做拜拜動作,二頭肌就可以練到比美國隊長還要大了吧。

 

於是,我開始努力回收,尤其是紙張。只要看到紙張,無論是讀完的雜誌報紙或只是小紙屑,我都會將之一一安置在箱中,或甚至先把空白處拿來塗鴉畫畫算發票的稅額,希望讓那些被砍下的某神木的兄弟死得有價值一點。

 

「如果我把我生活當中所有的紙製品都拿去回收,或許至少每年可以少砍一棵樹吧。」

 

我抱著這樣的虔誠,認真回收,甚至鼓勵同業一起回收紙張。然而,許久過後,肩膀痠疼並沒有太大改善。我追問其他同業回收紙張和紙本書後,肩頸是否鬆了一點,他們只塞給我各家養生館的名片,用曖昧的表情說道:「記得點那一家的15號,會把你按到哭出來。」

 

是這樣嗎?好,看來回收還不夠力,接下來,我要用按摩來與肩上的樹木大神們(還有他那被砍的兄弟全家)奮戰。(喂!)

作者簡介:陳夏民
一九八○年生,桃園人,「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獨立出版聯盟」祕書長,著有《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那些乘客教我的事》、《飛踢,醜哭,白鼻毛》,譯有海明威作品《太陽依舊升起》、《我們的時代》、《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海明威短篇傑作選》及菲律賓農村小說《老爸的笑聲》。

 

夏日保養提案──自創綠色品牌正夯!

zero zero你好妳好生活誌, 好回收 好生活 零廢棄 零浪費 全循環 資源回收 zero zero回收 城市環保店,綠色保養品牌

強大的洗淨力、美好的香氣與大量的泡沫,這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洗沐用品的訴求,根據storyofstuff網站統計,美國女生平均一天使用12項個人清潔保養用品,每項產品約含有十多種以上的化學物質,日復一日地接觸著身體的各個部位的皮膚,你可知道,皮膚心裡苦,但皮膚不能說,過度清潔與保養,不僅造成肌膚額外負擔,更有過敏的危機,是第一重傷害。洗沐用品中的眾多化學成分,透過下水道系統,滲透到土壤裡造成污染,是第二重傷害。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營造尊榮感,許多清潔保養品過度包裝,垃圾與不可回收的問題,是第三重傷害。

zero zero為大家嚴選台灣自創品牌,他們從產品設計、成分、製造、包裝,到終端廢棄物處理,都朝著減少對環境傷害為目標努力。這個夏天,和自己做個綠色的約定,告別那些身體不需要的,擁抱友善環境的產品吧!

洗髮

綠藤頭皮淨化洗髮精

綠藤的明星級產品「頭皮淨化洗髮精」,帶有淡淡草質氣息,比一般洗髮精質地更為稠密。綠藤品牌塑求不添加身體不需要的東西,包括矽靈、雌激素、石油合成化學成分、人工香精、色素等化學合成物,以植物蠟、植物精油、植物油等取代。立基於植物科學,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調配實驗,組合出最佳植物雞尾酒配方。

綠藤頭皮淨化洗髮精

 

【TIPS】洗頭前先以溫水充分洗淨頭髮,將灰塵髒汙先洗淨,可減少洗髮精用量,省錢又環保。

沐浴

樸草園薰衣草皂

皂類的沐浴用品會較乳液類更為環保,不只較為耐用、也無過多外包裝,然而並非所有皂類都一定優於沐浴乳類,仍要審視成份。璞草園回歸自然,採用全株肥皂草取代界面活性劑,以台灣自產的薰衣草調配,四十天熟成出一塊皂。不含人工香精,氣味更為自然宜人,成份以植物萃取,沒有殘留風險,並且減少水源汙染,更親善大地環境。

樸草園薰衣草皂

 

【TIPS】:夏季洗澡時,要注意溫度控制,不要因為燥熱而使用冷水洗澡,以接近體溫的35~40℃為優。

洗顏

‧綠藤活萃洗面乳

這是一支強調極為溫和、適合每天使用的洗面乳。以四種植物性潔淨配方為基底,帶有清新淡雅的草質調香氣,青花椰苗抗老精華補充肌膚水分、獨特的天然植物蠟配方形成角質層的天然屏障,

讓頻繁的洗臉程序不會造成肌膚的傷害。

綠藤活萃洗面乳

【TIPS】:洗臉前先將雙手洗淨,充分濕潤臉部後,取適量洗面乳搓揉出泡沫,以畫圓方式輕輕按摩肌膚,水溫以接近臉部溫度的25~30℃為優。

臉部保養

米膚保濕化妝水、滋潤保濕乳液

綠色保養力求化繁為簡,讓生活回歸簡單、減輕肌膚負擔,保濕化妝水與乳液的搭配即已充分。米膚為台灣自創品牌,嚴選台東池上的在地米糠製作容器與保養成份,米糠擁有豐富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纖維、氨基酸、煙酸等皮膚所需營養素,天然保養品,不含酒精、人工香精,無刺激性及動物成分。溫和不刺激,不僅對肌膚友善,也為台灣在地小農盡一分力。

米膚保濕化妝水、米膚滋潤保濕乳液

【TIPS】:不要再使用化妝棉增加垃圾量,化妝水直接以手輕拍全臉,直至完全吸收,再使用保濕乳液,鎖住水分即可。

一個人的回收是榜樣,一群人的回收是力量

zero zero妳好你好生活誌,回收新浪潮,資源回收,家電回收,廢車報廢,環保回收,循環經濟

《一個人回收是榜樣,一群人回收是力量》

解決環境問題,從回收開始。回收再製能減少碳排放、資源浪費,還能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回收廢紙製造再生紙漿,不僅能減少伐木,相較一般造紙還能降低75%的空污,以及35%的水污染。回收寶特瓶3,700個,可為全球省下160公升的石油。回收汽車可杜絕重金屬等污染逸散環境, 讓80%的零件重新提煉……。

 

別再小看一個人的日常回收行動,你可帶來的影響超乎你想像!

全台首創回收物聯網登場──zero zero

為了讓環保回收更輕鬆可完成,zero zero打造全台首創回收物聯網!我們提供家庭資源回收廢家電回收舊車回收等服務,只要動動指頭,即可線上預約,免費到府服務;線上客服即時服務,讓你用最快的速度,解決家中廢棄物的麻煩困擾。

zero zero回收平台設置有全台最強回收地圖,讓你找到離家最近的資源回收站、手機回收站、個人回收員(回收婆婆/回收伯伯),連資源回收車都看得到(每分鐘更新一次位置)!zero zero整合各類回收服務於一平台,一次滿足你所有回收的需求!

有沒有那麼嗨!做環保、愛地球,還可抽獎金!

6/1(四)~7/31(一)期間限定,線上預約回收服務,即可抽禮券。

好禮周周抽,總獎金高達  40萬 ,快來線上預約吧!

 

比利時物資循環中心 讓人人都是大贏家

在消費普遍昂貴的歐洲,你相信有販售20歐元的古董櫃子、0.1歐元的酒杯這樣的地方嗎?小至衣物、書籍、鍋碗瓢盆、嬰兒用品,大至地毯、床頭櫃、沙發甚至電冰箱、洗衣機,各類民生用品應有盡有,而且價格只有市面上的四分之一不到。

 

——這個地方是比利時的物資循環中心。

 

各城市遍地開花 讓循環理念成為日常

比利時的物資循環中心,在當地各城市皆有駐點,免費回收各類物品,維修整理後再出售。因為價格低廉,品質良好,是當地人採購家具,民生用品的好地方。甚至一些人將它當作假日逛街的去處,因為循環速度快,時常有新品。有的循環中心還設有自營的咖啡廳,逛累了可以坐下來喝一杯,吃個店內自製的煎薄餅,有機會還可以買到它們自產的果醬。

位於比利時布魯日的物資循環中心。

 

各種大型家具不僅價格便宜,也提供便利的送貨服務。

 

電器品經過檢查維修無誤後才上架,讓人安心購買。

 

兒童的衣物用品淘汰快,非常適合在物資中心交流。

 

這麼棒的地方是如何運作的呢?

物資循環中心是由比利時政府的公共社會福利中心(荷蘭文簡稱OCMW)所支持運作的。公共社會福利中心的主旨是為窮人提供服務、為老人提供照顧,使每個居民都能夠尊嚴地生活。而整個循環中心的運作方式不僅僅互利,更讓人人是贏家:

 

贏家1:資源提供者

有許多人在搬家,大掃除後清出許多不再需要的物品,整理好後放在家門口,打電話請循環中心來回收即可。
(當中也有不收的物品,像是危險物品如武器,有保存期限的食物或物品,有盜獵與保育疑慮的象牙,牽涉個人隱私或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如DVD等)

物品是免費贈與,但循環中心會依贈與物品的公斤數,提供民眾購物折價卷,每1公斤物品能兌換0.1歐元的折價卷。對於資源提供者,將物資交給循環中心可說是惜舊換新的好選擇。

 

贏家2:社會弱勢者

循環中心提供工作機會給一些在社會上有就業困難的人,讓他們從中與人接觸,並學習語言、修繕等相關技能,獲得工作經驗。透過這種方式,社會弱勢者不僅可以享受正常的收入,還可以獲得社交聯繫,並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才能。這使他們更有機會進入正規勞動力市場。循環中心整個機構在比利時有135間店面,5400位員工。這不但提供幫助給需要的人,同時也是穩定社會的力量。

看到在拍照便擺起POSE的員工。

 

贏家3:消費者

身為消費者最大的好處,當然是能以低價買到品質良好的二手品。隨著租房人口的提升,許多人並不想要花大錢在家具用品上,循環中心的商品便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在這裡消費,同時也幫助了那些需要工作的人。消費者即使沒看到喜歡的,下週再前往又可再挖掘新貨,在這裡有許多認真挖寶的民眾都是常客。

琳瑯滿目的商品,提供消費者多樣的選擇。

 

贏家4:地球

當然,別忘了整個環節裡,地球也是受益者!

資本主義當道,刺激人們購物慾望,全球製造業氾濫。要製造新產品,需要原料、水和能源。即使是一件衣服,從棉花種植、織成線製成布料、印花加工到成衣、一顆鈕釦、一條拉鍊,都是經過一連串的生產加工,接著再透過運輸,配送到我們購物的商店。溫室氣體在生產和運輸過程的每一步驟悄悄被生成釋放。這些都可能是影響氣候環境的因素。

購買二手品可以避免浪費,節省生產新商品的原料、水和能源,還有防止運輸和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

荷蘭研究機構TNO曾計算了「當地二手物品再利用對氣候的影響」。每年在比利時的法蘭西斯省,透過循環中心捐贈或購買商品,節省了約73,000噸二氧化碳。相當於22,000輛汽車的年排放量!而在2015年的統計,平均每個比利時人在循環中心購買了5公斤的二手產品,這個數字代表著循環中心良好的運作成效。

內建的咖啡店也全都使用回收物裝潢。

 

反思台灣  共利回收系統互為借鏡

台灣民眾的消費方式普遍也喜歡購買新的、便宜的,用壞了丟掉也不心疼的。然而也有一群惜物的族群,用自己的方式延長物品的壽命。常見的像是網路的地方換物社團、贈物網,都有不少網友交流自家的二手用品;若要尋找類似比利時物資循環中心的實體據點,則大豐環保提供回饋金與Z幣累積的回收站,以及因惜物而生的二手物空間,可以與之相呼應。

一般認知的回收站,不論老闆收到的紙是廣告傳單,或是電影絕版海報,一律視為一般紙類,蒐集後交由再生處理廠進行再造的程序。然而大豐環保立群站的主任,卻特別喜愛從垃圾堆中挖掘具有時代痕跡的古物,不捨它們直接視為金屬、紙類回收後並消失,反而另闢一區淘寶站,將民眾丟棄的古物展示出來,如古董收音機、老式腳踏車、縫紉機等,等待下一個有緣人延續物品的生命。品味獨具的眼光加上用心陳設,招徠許多民眾挖寶。

在回收站的附屬空間經營二手物交流區,比較不必擔心物品流動速度慢的問題,品項也許不如網路換物社團所見的嶄新完好,卻較為稀有罕見,等待識貨的藏家出手。而回收站收取廢棄家電、3C產品、金屬、塑膠等可再生資源,並依收公斤數給予Z幣,讓民眾線上兌換超商早餐、購物金、電影票等福利,也足以作為一個完整、彼此互利的回收系統。

最後,本文並非大肆鼓勵你購買二手品,也不鼓勵以回收作為大肆購物的解套;而是希望消費者在有需求而購買時,除了能有更好的管道可以選擇,也將物品最終是否能回收等處理考量,一併考慮進去,才是落實循環的生活贏家。

 

一個人回收是力量,一群人回收是榜樣!
大豐環保回收站全台據點,請點此


想知道離家最近的回收站在哪裡嗎?
zero zero APP 回收地圖告訴你!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