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也不怕!10分鐘打造毛孩的暖暖睡墊

霸王級寒流來襲,在把家裡的大棉被搬出來抵擋寒流的同時,也來幫怕冷的毛孩作個暖暖的睡墊吧!

今天介紹的這款睡墊不用針線、不用縫,人人都可以輕易上手。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利用家裡既有的材料,不用花任何一毛錢就能賦與物品新生命!

一起來看看要怎麼做:

1. 按照毛孩的大小找出家裡不要的毛衣和坐墊〈或枕頭、靠墊等…〉

  

 

2. 將坐墊放在毛衣上面,確認要裁剪的位置

 

3. 確認好位置後將毛衣上下剪開成一段一段

 

4. 將每一段開口部分打結後用力拉緊

 

5. 全部綁緊後,暖暖的毛孩睡墊就完成囉!

 

6. 趕快讓毛孩試用看看!

冷冷的冬日裡看到心愛的毛孩躺在自己手作的睡墊上呼嚕,是不是得到了滿滿的成就感呢?與其將舊衣物寢具丟棄,不如發揮一點巧思就可以重複利用,也省去購買新物品造成的資源浪費!

手做寵物睡墊只要簡單的材料和步驟就可以完成,還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材質和花色,大家也快點來動手做吧!

 

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從排斥到主動,人人搶當環保志工--豐原高商專訪

當資源回收教育向下紮根,回收概念與行動才能內化為生活日常的一部份。走進校園,會發現各級學校的環境永續行動做得非常好,zero zero 找到豐原高商的環保小尖兵,以及帶領他們成為永續競賽常勝軍的師長,一起來看看校園的回收怎麼做。

讓學生實質體驗到回收的好處

為協助各級學校推動減少校園廢棄物,促進資源永續利用,各縣市政府每年都會舉辦各種環保永續類型的競賽,鼓勵執行成果優秀的學校。位在台中市內的國立豐原高商,連續四年在各項資源回收、廢棄物減量等考核競賽上獲得獎項,全體師生在投入環保回收領域上,交出非常漂亮的成績單。

現任圖書館主任許文烱老師說,為鼓勵學生們做好資源回收,豐原高商推動許多宣導及獎勵制度,其中每個禮拜五中午都會實施班級資源回收秤重,並且將資源回收獎勵金回饋到各班,讓同學們能夠即刻、實質體驗到回收的鼓勵,這一點特別受到同學支持,也因此獲得 2016 年教育部廢棄物減量暨資源回收再利用競賽高中職學校組特優獎。  

 

能擔任環保志工,是一種驕傲

不過光靠制度規定、宣導鼓勵,真的可以讓全體師生做到這麼好的成績嗎?從 2012 年起就投入學校推動資源回收、環境教育工作的謝府昌老師說,剛開始要大家改變一個行之有年的習慣,真的有點難度。為此,豐原高商想出「 環保志工」 的點子,「 剛開始沒有人志願,被指派的同學很反彈,說為什麼是我要來幫大家撿垃圾。」 於是謝府昌老師安排了很多教學訓練,包括結合社區環保志工,  參與社區環保相關活動;也安排同學參訪資源回收企業,同時公開在全校師生前表揚優秀環保志工,並帶他們到校外用餐作為鼓勵。

推廣兩三年下來,你可以看到同學們的改變,他們從剛開始的排斥到現在每年都想連任,能當環保志工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驕傲。」 因為學弟妹會看著學長姐做而做,讓資源回收做環保變成是件自然而然的事。「 最感到驚訝的是,本來常遲到、單親、三大過以上需要高關懷的學生,擔任環保志工後,藉由課餘做環保、做中學等過程,增加了信心,居然進而修正了行為。」  

 

實踐資源回收,全體師生聯合行動

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在呼籲學生做好資源回收分類的同時,老師們怎麼做呢 ? 走進教職員辦公室的資源回收區,發現他們分類得好細,共有七大類回收類別,執行得比學生還徹底。

只要是值得推廣的計畫,豐原高商全體師生都會全力配合宣導執行。「 減少廢棄物要從源頭開始,所以我們結合健康體位計畫,將各種飲料的含糖量做成實體海報,讓學生一點就能看出自己喝下多少糖,鼓勵師生少喝含糖飲料,減少垃圾量,也讓身體變健康。

 

將所學的環保回收觀念帶回家庭

走進豐原高商儲放資源回收物的環保屋,會發現他們利用層架、桶裝,將回收項目歸納整理得很仔細,工作動線很順暢,而且沒有垃圾臭味。「 環保志工們會嚴格把關同學們有沒有類分類、亂丟垃圾,而校方也會視作業狀況,陸續改善環保屋設備,例如新購大回收桶、增設遮雨棚等。」

豐商環保屋的內部,子車桶、回收箱、網袋、磅秤分門別類整齊放置。

 

落葉也有回收區,落實資源分類的用心程度由此可見。

 

為了提升全體師生資源回收、 環保永續的概念與作法,豐原高商透過多元化的方式來教育學生,讓他們就算離開校園仍然養成習慣繼續做環保,豐原高商的師長們笑著說,最開心的是當這些學生們回到家裡,還可以教育家人該怎麼做回收。能將所學真正帶到生活中,想來,是教育者最值得欣慰的事了。  

 

 

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海廢路上,我們不孤單——社群好朋友的海廢塑膠再生體驗

垃圾分類,塑膠再生,塑膠回收,塑膠垃圾,寶特瓶回收,海廢路上我們不孤單,海洋垃圾,環保教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FDL-jmj3M

文/zero zero 小編圈圈

這次的相聚,應該從粉絲團的一封通知說起。

「想請問如果是海邊的廢棄物,有沾到部分泥沙,也可以送至貴單位回收嗎?」

那晚才剛為塑膠再生的介紹影片重新剪輯,發佈後不久即收到這封留言,

平時招架過各種千奇百怪的回收提問,這次還真的讓人多思考了一下。

回想影片裡的再生流程,介紹的是消費後塑膠的清洗、粉碎、造粒步驟,

所謂「消費後塑膠」,即是我們日常生活所產出的塑膠瓶罐,

喝完的牛奶罐、用完的洗髮精⋯⋯,

想想丟掉它的時候,如果有稍做沖洗,應該還不會髒到哪裡去。
但如果是從海邊撿起來的⋯⋯?

說起來也滿不好意思,身為回收界小編,每天都在為垃圾處理苦思更好的溝通方式,

卻鮮少到第一線看看真正的「亂丟垃圾」、「不落實分類」是怎般的景象。

關於海邊的廢棄物,其實並非親眼看過,

而是透過社群上淨灘組織的實地紀錄,

才對混著沙的、可能飄洋過海、散落於海岸線的瓶瓶罐罐有些畫面概念。

品相不太優的海廢究竟能不能回收,

不只是這位網友在問,也成了小編心中的探問,

我知道這個問題找大豐研發中心的智囊團一定會有解;

然而他們告訴我的解答,不只是一段粉專的留言回覆,

更延伸成一段身體力行的實驗,透過眾人的實踐去找到答案。

 

首先很好,寫信聯絡這位網友,原來就是寶島淨鄉團的成員啊!

聊過得知淨灘團體所蒐集到的一般垃圾與回收物,通常是找地方清潔隊處理,

不過像海邊常見的保麗龍、漁網、寶特瓶、手搖杯等回收物,

因為附著太多雜質,「看起來」處理成本過高,往往還是焚化處理。

快樂浪花淨灘藝術節,在沙珠灣所蒐集到的大型垃圾。

 

的確,賠本生意沒人要做,回收來的東西一定要有價值,才稱得上是資源啊。

 

一邊把寶島淨鄉團的提問,整理給在大豐研發中心的享哥,

關於髒不髒、有沒有回收的價值,其實已有一些往例可依循,

像專門處理HDPE(牛奶罐、優酪乳等)、PP(手搖杯、布丁杯等)的大豐再生處理廠,

對於附著雜質的處理算是擅長,其實一般民生塑膠夾帶的沙塵與油漬(如HDPE機油瓶),

情況也不輸海廢常見的附著物如泥沙、油污。所以雜質是不用太過擔心。

參訪當天,社群好朋友們走過兩層樓高優酪乳瓶磚。

而關於再生的品質,如海廢塑膠經過鹽份浸泡和長期曝曬,感覺有可能造成物性改變,

但其實研發中心先前已曾對一批海廢塑膠做過測試,

是海洋污染物關注組織 Parley 特地從馬爾地夫寄來的,

結果與一般消費後塑膠的物性無太大差異。

每個地域出現的海廢種類不盡相同,但海廢的確無國界,

不管是不小心漂來的,或是為了求知寄過來的,都顯示海廢的影響力是全球性的;

回收系統出了漏洞,要找到再生的管道,不單單只是台灣或任何一個國家自己的事。

 

所以看起來,附著的雜質與再生的品質比較不是問題,就只差如何蒐集海廢塑膠了,

物流會是比較大的考量點;而不確定能蒐集到什麼種類,也存在比較大的變數。

 

但是,就試試看吧!

 

憑著「將海廢塑膠視為綠色材料」的實驗企圖,我們決定跨出第一步嘗試。

在淨灘活動的夏季高峰期間,我們陸續與寶島淨鄉團、印花樂與RE-THINK重新思考洽談,

最後談妥10月與11月的場次進行合作清運。

平時默默把這些社群領袖當成偶像的我,眼看就要近距離合作,感到有點害羞不太真實。

 

這些團體實在有他們的厲害之處,利用社群媒體,號召出誘因不高但迴響極大的淨灘活動。

寶島淨鄉團由幾位固定班底和許多志工組成,

與其說是一個組織,不如說就像一群朋友揪淨灘,行動力十足,

即使彼此不認識,也很容易因同心協力而進入狀況。

依約穿著一樣的藍色Dresscode服裝,帶著發票一起到新月沙灘響應「趕屑季」,

看似守則多,但樂趣與認同感就是從這裡開始培養。

 

印花樂與RE-THINK重新思考於中角沙珠灣舉辦的「快樂浪花淨灘藝術節」,

則賦予市集不一樣的風貌,將「無痕」的概念落實到攤位佈置、消費方式等細節。

即使當天天候不佳,眾人仍舊齊心完成淨灘任務,

回到市集看看Live演奏、戲劇與攝影展覽,便是寒風中最療癒的補給。

這場無痕活動的成就,是最後竟然只產生了3包垃圾,堪稱是藝術節慶裡的模範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8qPUinE_8

 

 

兩場活動下來,我們共蒐集約40公斤的HDPE與PP塑膠。

其中大多數是由沙珠灣的場次取得,新月沙灘的塑膠比較少;

的確因地點不同,無法事先預知各種塑膠可以取得的量,

這點未來在蒐集上的成本可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不過多虧當時第一線的參與民眾都盡可能做了仔細的分類,

才讓我們能在一個月後,以實驗室另闢產線的方式,為海廢塑膠著手再造。

經過第一次大致清洗的海廢塑膠HDPE

12月21日,我們再度邀集淨灘活動碰面過的社群好朋友,

前往大豐再生處理廠進行海廢塑膠的再造體驗。

參與的朋友不只有寶島淨鄉團印花樂RE-THINK重新思考

愛台灣的台客劇場、推動環境教育的景澤創意

以及澎湖海廢守護神——海漂實驗室也加入了行列。

 

為了可以取得更純的海廢塑膠片,作日後的檢測與應用,

我們不把海廢塑膠投入再生處理廠的機器產線。

不過得克服的就是人工步驟了,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在做挑選與刷洗的動作。

印花樂小巴、Tia認真拍去瓶罐上的沙塵。

 

洗著洗著不禁討論起厭世這件事,這些瓶罐到底是誰亂丟的?

過程中遇到最困難的事大概就是辨別HDPE了,

許多瓶罐的記號難以辨識,或是有些根本看不來是什麼東西,

全場此起彼落的提問,只有在研發中心待超過五年的享哥 Hold 得住。

 

(求解這是什麼~~)

 

在享哥的帶領之下,我們進到研究室進行初步破碎與第二次的仔細清洗。

搬出大剪刀與菜瓜布等傢俬頭,讓清洗可以更徹底。

這些步驟需要一些耐心,邊洗邊聊之餘,

也才慢慢發現這些我以往默默視為偶像的意見領袖,其實並沒有什麼距離感,

說起理念會自嘲,討論起海廢的來源,一樣會無奈、會厭世,

在體力活的交流下似乎漸漸更了解彼此一些。

 

 

完成清洗的塑膠片,即丟入這台粉碎機中,

運轉聲軋軋作響,裏頭是非常快速而強勁的力道,才能把塑膠片刨得細碎。

 

 

沒有特別色選過的塑膠碎片,呈現花花的色澤,

若進一步到造粒機裡熔融,最後會呈現灰色的造粒。

顏色、氣味都將是判別等級的因素,

如果是用處理得很乾淨的回收牛奶瓶製作,

則可以取得純淨的白色粒子,如歐萊德洗髮精所使用的再生料。

烘乾完的塑膠碎片。

 

「歐萊德」洗髮瓶器的再生原料。

 

當天共製作五公斤左右的海廢塑膠碎片,還不到可以造粒的數量,

但確實看到了海廢塑膠再生的潛力。

接下來還有一段路,要繼續為海廢塑膠發想新生命。

摘錄海漂工作室小三的一段話:

城市裡的朋友,請你好好做分類,基本上塑膠的東西丟上資源回收車,他應該就是要可回收,至於他的命運到哪裡,我無法確定,會不會在第一層就被丟棄了,也有可能。在離島或偏遠地區的朋友,我們比城市人多了一層回收的困難,更無法確定我們的回收真的能被再造,所以寧願養成不塑的習慣。

雖然看到海廢再生的潛力,前提仍必須具備完善回收系統,

回收物才能確實被蒐集,不至於流入海洋,這是在澎湖長期關心海廢的肺腑呼籲。

消費社會下,追求快速便利所累積的塑膠濃湯,正如火如荼熬製中,你我都可能有份。

減塑很重要,再塑也很重要。

發想新生命的過程,還有待各個產業彼此串連,為海廢找到最適合的位置。

期待與更多社群好朋友加入,為塑膠材料找到更多善用的解答!

 

大豐環保研發中心  

成立於 2012 年,致力於綠色材料應用服務。將多年來研發回收塑膠材料的經驗,用於提升「 消費後再生塑膠( Post -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 PCR plastic)」 環保材料的品質。不僅以減碳、資源再利用的角度,將回收材料開發成綠色商品,更整合商品開發的上、下游供應鏈,提供企業客戶發展循環經濟的一條龍式服務,歐萊德、富士全錄等知名企業皆為合作客戶,希望為環保材料開拓更多的可能性!  

更多塑膠再生案例,歡迎瀏覽 大豐環保官網

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發刊搶先報!】生活誌Vol.4—回收新生活運動

外帶食物時,她遞出玻璃保鮮盒跟老闆說請幫我裝在這裡;買東西時,他從公事包裡拿出環保購物袋;社區資源回收時間,她一身時尚裝扮提著兩袋清洗乾淨的回收物出現⋯⋯。

回收新生活運動像是一種風潮,學校、社區、家庭、職場,已經有一群人與眾不同,正在驕傲做回收,本期zero zero帶大家一窺他們的回收姿態,看他們如何捲起一場回收新生活運動。

新的一年到來,我們也邀請到回收界最常跟大家碰面的,塑膠仔、金屬仔、紙袋仔、玻璃仔, 在本期以 zero zero 吉祥物的身份,陪著大家一起尋找舊物品的新用途、試試不花錢就能有手作家飾的方法、以及讓回收美德、減塑行動更上層樓的完美動作。

回收界最萌巨星出場!

回收公仔

現在公仔們和大家進行一個揮手致意的動作——

由左到右、從高至矮分別是 塑膠仔、金屬仔、紙袋仔、玻璃仔 !

在本期生活誌可以找到更多公仔的蹤跡喔!

一起來看看這期有哪些精彩內容:

 

Vol.4 回收新生活運動

▸作家專欄|劉欣維:關於你手上的飲料杯,我想說的是⋯(搶先閱讀!)
▸淨灘專欄|你我都可能是海廢的原兇
▸塑膠再生|影印機如何變成一隻筆 辦公室的循環經濟
▸環保教室DIY|動手打個結!簡易網袋DIY
▸零廚餘專欄|尷尬食材不煩惱!剩食變身暖心濃湯
▸回收百問|生物可分解塑膠,能回收嗎?
▸封面企劃|回收新生活運動 做個驕傲回收人
▸綠色品牌|熱血才能堅持 Ubag二手袋循環計畫
▸企業零廢棄|半導體產業最in運動 零廢棄風潮
▸綠色好店|創意回收好點子 店舖改裝新趨勢
▸綠色好物|吃吃喝喝做環保!好用小物必備
▸綠色議題|世界的廢棄成為他們的世界《塑料王國》(搶先閱讀!)
▸回收海報|好回收・好生活

 

\送您新年禮物!/
回收再生的2018月曆球


使用三個手搖飲料杯回收製成的再生塑膠片,
適合全家一起動動腦,折出立體月曆球迎新年。
歡迎憑本刊物,於指定時間、到 zero zero 城市環保店,兌換2018月曆球一份!

兌換時間:2018年1月1日~1月31日
兌換地點:zero zero城市環保店(板橋貴興店或土城延吉店)
一人限領一次。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如何拿到生活誌?

  • 到 zero zero 城市環保店 回收順便拿一本(查詢據點)
  • 成為 zero zero 城市環保店的VIP會員(我要成為回收王)
  •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隨書夾寄
  • 獨立書店免費索取(名冊如下,因生活誌是透過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代發至各大獨立書店,到店時間不一,如果想要到書店索取者,可事先電話聯繫書店詢問呦!)

台北市
伊聖詩私房書櫃、水牛書店台北、汗得獨立書店、偵探書屋、品法國、閱樂書店、香草山上、恬野書、風和日麗唱片行、水巷彎、Bookstore 1920s、欒樹下書房、河邊生活台北、左轉有書 X 慕哲咖啡、青鳥書店、紀州庵文學森林、回留茶館、戲台咖、浮光書店、Reading Room、微貳獨冊

新北市
有河book、常喜咖啡雜貨、心波力幸福書房、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菓實書屋、梔子花開書店、創食器 Book Space

桃園市
烏樹林before、晴耕雨讀小書院、小兔子書坊、毛怪和朋友們童書工作室、汗得工務書店、瑯嬛書屋、天井逅書、新星巷弄書屋、焙思書房、讀自書店

台中市
實心裡、魚麗人文主題書店、新手書店、許愿、羅布森書蟲房、羅布森冊惦、一本書店、樹池書坡、豐原三民書局、iPaper、清水散步、施雜貨創意手作坊、光和作用分享空間、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弘光摩爾校園書店、梓書房、JIA PLUS、仰望書房、呼嚕咖啡、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中央書局)、後驛冊店

 

您也可以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好習慣成自然,換來美好新生活

小小行為的改變,可以帶來大大不同的減塑環境。在消費時多想一下,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避免衝動購物造成的浪費,這些日常動作,或許我們不能強要別人跟著做,但從自身做起,慢慢帶動生活與環保互動的關係,某日驀然回首,會發現周遭人事、環境都因你的改變而改變,這種感動,恆久流長。  

 

換換看! 8 個自然減塑小動作

 

  • 塑膠袋→購物環保袋
    在購物時除了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還可更進一步選擇棉、麻等天然材質的購物袋,而不織布同樣屬於塑膠一族,甚至比塑膠袋更難被分解。
Photo by JenTheMeister on Visualhunt /

 

  • 瓶裝水→保溫瓶
    玻璃杯代替免洗杯,外出時盡量自備飲水,避免購買市售的瓶裝水與塑膠製包裝飲料。購買手搖杯飲料時,可請店家不要使用塑膠封膜,並且自備不鏽鋼吸管。
Photo by yourbestdigs on Visual hunt /

 

  • 精緻包裝→裸裝
    購買商品時,選擇非塑膠以及不過度包裝的商品,或是主動請店家裸裝與重複使用原本的包裝。
Photo by awsheffield on VisualHunt /

 

  • 茶包袋→金屬濾網
    市售茶包袋除了是一次性產品外,還有七成都是含 PET 材質的塑膠茶袋,因此泡茶時建議以茶具或金屬濾網來取代一次性的茶包袋。
Designed by Freepik

 

  • 購買全新品→購買二手物
    培養真正有需要再買的購物習慣,並且盡量選擇能夠重複使用,或是能夠以二手交換的用物習慣,就能同時減少新塑膠製品與塑膠廢棄物的產量。

 

  • 人造纖維衣料→棉麻衣料
    人造纖維的衣料不但含有塑膠,在製程中還可能潛藏有毒的化學物質,最好還是選擇天然材質的棉、麻製衣物,既能穿得安心,而且透氣又舒適。
Designed by Freepik

 

  • 一次性電池→蓄電池
    盡量選擇可自行充填的物品,例如可換蕊心的原子筆、自動鉛筆,或是以充電電池取代一般乾電池。
Photo by seizchu on Visual hunt / CC BY

 

  • 外食→帶便當
    中午需要在外用餐的上班族和學生,每天自己帶便當盒,吃得健康又可減少保麗龍免洗餐具的使用量。

 

實體刊物據點 請點此 查閱
您也可以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舊換新自己來!無料改造居家環境

年節大掃除過後,免不了又想大肆採購一番,在花錢之前等一下!不妨先動動腦、動動手,發揮一下巧思與創意,看看有沒有本來要丟掉的舊物、廢棄物,可以改造成新東西,不僅增添過年喜慶,也可以省下採買費用。

 

 

購物袋 & 包包  

穿不下的舊衣服又捨不得丟?
那就來做成包包或購物袋吧!
例如將牛仔褲口剪下,
再將另一件不同花色的舊衣做成背帶或手提帶,獨特又有型。

 

寵物窩

有養寵物的人,也可以利用舊紙箱,
來為寵物做出獨一無二的溫暖小窩,

讓毛小孩新年也能換個漂亮新居!

 

玩具收納盒

 

家裡有小朋友,
一定有各式各樣的玩具和圖書文具,
隨處擺放難找又混亂,
利用同花色的紙箱做成收納盒,
獨特又美觀。  

 

文具盒 & 筆筒  

新年一定都會不少收到公司或親朋好友送的禮物,
將拆掉的禮物包裝紙,
剪成適當大小貼在小紙箱上,
或是貼上紙膠帶,
馬上就是一個別緻的文具收納盒。  

 

實體刊物據點 請點此 查閱
您也可以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原來__不能回收!你不可不知的19個回收小常識

回收百問,垃圾分類,環保教育,環保知識,資源回收,紙容器回收,封面故事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新年新開始,讓我們動手作回收,讓廢棄物都有機會重獲新生。
將回收物清楚分類,走在環保先端的回收人都應該這樣做!  

小心!這些其實都不能回收

  • 手搖杯飲料瓶的封膜
  • 使用過的衛生紙、紙尿片
  • 蠟紙、複寫紙、感熱紙、護貝紙、吸油面紙
  • 內層有錫箔、鋁箔等複合性材質的餅乾袋、茶葉包裝袋
  • 貼綁在紙箱或紙盒上的膠帶、塑膠封膜、塑膠繩
  • 吸管
  • 免洗筷
  • 零食袋(內側有銀色反光的包裝袋)
  • 木片便當盒
  • 有髒汙或油漬的塑膠袋  

 

小心!這些要分開回收

  • 有防水淋膜的紙容器、紙餐盒,跟一般紙類要分開。
  • 鋁罐沒有接縫,材質較軟可以壓扁,鐵罐有接縫,材質較硬無法壓扁,兩者要分開回收。
  • 玻璃容器上的金屬或是塑膠瓶蓋要分開丟。
  • 沒吃完的飯菜,不能放在便當盒裡一起丟。
  • 一根訂書針因為體積太小,要丟入一般垃圾無法回收,但你可以收集一堆訂書針,當眾多訂書針匯集起來成金屬球,就可以回收。

 

注意!這些動作讓回收更完美

  • 吃過的餐盒、喝完的飲料瓶,將殘渣及液體倒乾淨後,沖一沖再回收。
  • 貼身衣物因衛生考量,因此不做回收。可穿著的舊衣應清洗乾淨並晾乾後,再打包做回收。
  • 盡量將回收物品壓縮至最小,像是把紙箱撕開、壓平;形狀相同的紙餐盒相互堆疊;寶特瓶、鋁罐、鋁箔包壓扁;紙張攤平,不要揉成一團。
  • 乾淨的塑膠袋不要丟棄,可以自己回收下來重覆利用。  

 

實體刊物據點 請點此 查閱
您也可以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年終大掃除,幫舊物找到新用途

年關將近,年終大掃除是不是又清出了一大堆東西要丟掉?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時候,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購買習慣,看看有沒有在周年慶、辦公室團購、網路購物時,買了一堆用不著的東西。如果發現要丟掉的物品只能當成一般垃圾焚燒處理,那以後就盡量不要再買,如果是可以回收的物品,也要找到最好的管道,別讓廢棄物有危害環境的可能。

 

 

除舊佈新3大常見回收物

 

1:閒置不用的生活用品:轉讓使用更有意義

參加各種活動像是尾牙、股東大會、購物抽獎時所獲得的贈品,又或是團購、周年慶時最容易失心瘋,亂買一些平常也不見得會用得到的物品,堆放在角落中甚至根本沒有拆封⋯,大方將他們捐出去吧!轉讓給有需要的人,讓物品發揮效用才有意義。  

Designed by Freepik

 

2:廢棄的 3C 家電:城市礦寶必回收

壞掉的、用不到的家電用品,可千萬不要當成一般垃圾丟掉,除了避免家電內的污染物造成污染問題,例如電視機螢幕玻璃破裂,可能會造成螢光粉外洩、電冰箱零件損毀可能造成冷媒外洩等,這些廢家電就如同一個個城市礦寶,可以從中提煉出來再利用的資源有銅、鐵、鋁、玻璃、塑膠⋯,進行回收處理後,能重新被製成原料,千萬不能隨意丟棄。

Photo by georgehotelling on Visual Hunt / CC BY-SA

 

3:老舊的大型家電:全面換新更省電

大型老舊的超齡家電,例如冷氣、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即使還能使用,但多半有耗電量較高的問題,尤其是電冰箱、冷暖氣機這類高用電量的電器用品,年平均耗電量比節能家電要高出 2.5倍之多,若可以換成 1 級能源效率的節能產品,立刻就能為家裡節省不少電費開支。  

 

訂閱生活誌,最有趣的綠色資訊不漏接——  立即訂閱

 

網友心中的最美回收風景!活動精選回顧

 

 

zero zero 在10、11月舉辦「最美回收風景・照片募集活動」,期間獲得網友的熱情響應,每張不同視角的主題照片,看似平凡卻都蘊藏著回收的真情真意。一起來看看網友圖文並茂的分享吧!

 

 

好厝邊都愛最美回收站

 

網友 吳育寧

「新型態的回收方式,乾淨舒適的環境,希望回收可以做的越來越好~」


網友 林小呆

「小姐姐在土城延吉店練習分類,好開心。」


 網友 榮德育

「第一次帶老媽來~你好妳好環保回收站~
超開心的~也瞭解了很多環保常識~
解說小姐很親切細心的解說~(^O^)~
希望大家一起做環保、救地球唷~(^O^)~」


 

乾淨做回收 叫我回收好榜樣

 

網友 惠真

「我們自己有在做回收,喝過的飲料用洗碗水沖淨晾乾,一起做環保 。」


網友 洪宛祺

「很喜歡下樓丟回收,因為整理得特整齊乾淨啊!」


 

令人敬佩的回收身影

 

網友 林佩誼

「駝背的婆婆每天到7-11報到,將回收的塑膠瓶,空罐拿去變賣,離開時都不忘跟店員說聲謝謝你們,這幕讓我忍不住拿起手機拍攝,內心的感受是駝背婆婆的求生本能,非常努力勤跑7-11回收再騎機車載去回收場變賣換取收入,對比一些社會新聞上報導的啃老族,實在是差太多了,再者便利商店的存在不僅帶給人們便利,也在無形之中傳遞愛心。」


網友 劉慧如

「外婆的日常,雖說做回收是為了生計,但我也從偶爾幫忙的過程中,了解到回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基本的紙類跟塑膠罐就還有分不同的類別!罐子內容物要清乾淨,常見到過期的保養品乳液等都不好清理,連現在很夯的冷泡茶喝完後的茶包也要一一挖出來,電器用品要拆解分類等等的⋯⋯⋯回收人員真的辛苦了!」


網友 陳永昌

「最美麗的背影隱身在屏東慈濟資源回收站。」


網友 楊琇雯

「 家裡長期合作收垃圾的伯伯,先分類好,再等伯伯來輕鬆整理。」


網友 Shiou Wu

「多年前冬季,在台中藝術街遇上的回收阿姨
不管社會進步的如何,都很感謝默默在做回收的人
不管是爲了錢還是環保,都可以爲環境多做點事。」
(使用120黑白紙底片相機,有些漏光)

「回收,是用善意交流的一生志業」──角落英雄的真情告白

回收人,資源回收站,立群回收站,洪政群

 

▎回 收 人 專 題   ▎
資源回收,最美的風景是人

別人眼中不要的垃圾,在他們眼裡充滿魅力,一瓶、一罐、一絲、一縷都是資源,都有價值。在這個資源回收的生態圈中,有人為了討生活,有人為了改善環境而投入,不同的初衷,有著相同的執念。透透瓶瓶罐罐、層層疊疊的小東西,改善生活、創造更好的環境,垃圾不再是垃圾───他們,讓廢棄物變性感了。本期zero zero帶大家一窺這些回收人的職場日常,來一場回收群像劇吧!

城市角落的英雄們─資源回收站

根據2016年環保署數據統計,台灣每人每天平均垃圾量0.364公斤,其中約有40~50%是可回收再生的資源垃圾,一年累計資源回收物總重約364萬公噸。環保署提倡以3R:Reduce(減少廢棄物)、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再生)的策略解決廢棄物問題。因應而生,建構起一個強大的資源回收產業生態,資源回收不只讓物品得到再次循環利用的價值,也創造了大量的工作機會。

 

廢紙一公斤的收購價大約3塊錢,寶特瓶大約4塊錢,每種回收物料,都會因應國際物價走勢而有波動,毫無疑問,回收是一門商業活動,一買一賣促進了經濟活絡,而又同時實踐了環保,是能同時兼顧「經濟」、「環保」的一門善業。也是目前台灣環保各領域中表現最出色的一環,平均55%的回收率,名列世界前段班。做回收的人,除了官方系統外,還有民間的資源回收站經營者、獨立回收小販、專職回收員、公益團體、宗教組織、環保志工等,這些穿梭在城市巷弄裡的無名英雄,他們究竟為何進入回收產業、而這份工作又有什麼樣獨特的生活經驗呢?

 


大豐環保立群回收站主任

洪政群(38歲)

「回收,是用善意交流的一生志業」

資源回收最美的風景是人, 資源回收,大豐環保,立群站,洪政群,回收人

資源回收站難免與髒、臭、亂的刻板印象結合,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印象中,回收站的經營者可能是多金並帶著濃濃草根味的人,但隨著越來越多青壯派投入產業,工作者輪廓漸漸改變。

大豐環保立群回收站的主任洪政群,曾是個老師,過去從事幼兒體適能教育的工作,六年多前接觸到環保這個事業,毅然放棄穩定教職,投身這個外人眼中充滿神祕的行業。「當時覺得這是一個很善良的行業,對環境有幫助,真的投入後,才感受到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份工作。」洪政群說:「最辛苦的是得克服天氣問題。」台灣氣候炎熱、多雨,回收站的工作場域多在戶外,風吹日曬雨淋少不了。

資源回收最美的風景是人, 資源回收,大豐環保,立群站,洪政群,回收人

再來,是工作環境的問題,每天面對的是海量的廢紙、瓶罐與廢金屬,環境難免髒亂,但與其他回收站相較,台中立群站整潔乾淨許多,這些都得歸功於洪主任與妻子張昆嵐齊心維持的決心。他說:「如果不一直收拾,回收站就會越來越亂。環境變髒亂,工作起來也會不舒服。」這句話是再單純不過的道理,但要落實在每天人來人往,一車又一車物料不斷傾倒的站區,實在不是打掃房間這種等級之事。回收站的堆積物龐大,清理站區必須動用到夾子車、推高機,每天來來回回好幾趟。雖然辛苦,卻也是個充滿挑戰,並且也擁有前景的行業。經營回收站的人,不少年營收破千萬者。「這份工作最棒的地方,就是你的每分耕耘與努力,都會得到對應的收獲。」洪主任如是說。

 

除了維持整潔,這間回收站也展現了經營者的風格品味。回收站是一個「什麼都丟、什麼都不奇怪」的地方,當中其實不乏好東西,洪主任會從民眾丟棄的物品中挑出有趣的舊玩意兒來收藏,例如現在再也買不到的收音機、行李廂、紡織機、轉盤電話、舊式腳踏車、絕版的電影海報……,復古的陳設,意外成了一個拍照的好背景。

資源回收最美的風景是人, 資源回收,大豐環保,立群站,洪政群,回收人

資源回收最美的風景是人, 資源回收,大豐環保,立群站,洪政群,回收人

經營回收站六年多來,洪政群也有許多心酸甘甜,他說,「最大的成就來自於客人的肯定。」回收站雖然屬於回收業,但也是一門要和人溝通交流的行業,客人裡中高齡的回收小販不少,他會多付出一些心力,關心這些經常來回收的阿姨嬸嬸們。原本天天來回收的婆婆,突然好幾天沒見到人,他有時會主動聯絡關心對方,得知對方可能因為身體不適而不能來回收,甚至會親自出車去幫她載貨。因為他知道,這筆收入,對婆婆而言,可能是很重要的經濟來源。還有一次,某個客人不小心把自己的紀念品隨著回收物丟進了站區,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東西,但足足花了他們兩個多小時,替客人在百坪大的空間四處翻找,終於才找到,客人非常感動,每次來到站區都會跟他們深深道謝。

他說,「我們對別人好、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彼此用善意交流,這樣才能成為一生的志業。」這樣的心態,各行各業都通用。

資源回收最美的風景是人, 資源回收,大豐環保,立群站,洪政群,回收人

什麼是「回收業」?
回收業是指從事應回收廢棄物之回收、清運、分類、壓縮、打包或貯存業務,且無拆解之行為者(但廢機動車輛回收業得從事拆解之行為),例如回收站、回收車、回收盤商、回收們式等等。(資料來源:環保署)